第4单元第11节《照片素材获取—手机摄影》 课件(33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单元第11节《照片素材获取—手机摄影》 课件(33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照片素材获取—手机摄影
湘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手机已是现代生活中最普及、最便捷的摄影工具,智能手机更以其方便携带和能够快速上传分享照片的优势,受到青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手机摄影的题材涵盖建筑、风光、人像等方面,拓展了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但拍摄时,总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如天气、光线、环境或者摄影技术等因素会导致作品存在一些瑕疵。在数字化时代,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合作探究
请你自选主题,用手机定格“最美...”,整理素材,并根据需要对获得的图片素材进行编辑加工。
必备知识:
1.对黄金分割有基本理解。
2.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3.熟悉手机与摄影相关的基本功能。
让我们去一起探究吧!
新知讲解
首先,根据兴趣确定一个主题方向,然后聚焦到具体拍摄内容。如何聚焦?可以采用围绕关键词联想的方法构思拍摄内容,如下面的思维导图就是两名同学针对“校园风景线”拍摄主题联想到的拍摄主体内容。
新知讲解
其次,在拍摄前对自己手机的拍摄功能进行细致的了解,保证在具体拍摄时,拍摄主体清晰、色彩还原准确、画面构图和谐。
获得清晰图像的前提是拍摄过程中机身保持稳定和有充足的光线,尽可能不使用变焦。而画面构图和谐则要考虑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把画面中的主次关系交代清楚。
一、选择拍摄主题,构思拍摄内容。
(1)我的拍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思拍摄内容:(在空白处画出你的主题以及联想到的拍摄主体)
新知讲解
二、熟悉手机的拍摄功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
1.了解手机摄影的优势与不足,熟悉手机的拍摄功能。
主流的手机拍摄模式大同小异,填写下列表格,进一步了解你所用手机的拍摄功能。
功能 简单描述
拍摄静态图像 清晰 色彩艳丽
连拍功能
短片拍摄
自动白平衡
内置闪光灯
光学防抖
新知讲解
二、熟悉手机的拍摄功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
功能 简单描述
手动调节
全景
美颜
倒计时
HDR
慢动作
构图辅助线
自动对焦
双镜头
变焦倍数
续表
新知讲解
二、熟悉手机的拍摄功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
功能 简单描述
后置摄像头分辨率
前置摄像头分辨率
图像传感器
续表
你们对自己的手机的拍摄功能了解了吗?
新知讲解
课外拓展
1.光学防抖:光学防抖是一个专业词语,英文全称为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简称OIS),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稳定的光学图象”。其作用:光学防抖主要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提高成片率,第二个是拍夜景更清晰。
2.HDR:HDR的全称为高动态范围图像(英文全程为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相比普通的图像,能够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一般被运用于电视显示产品以及图片视频拍摄制作当中。
新知讲解
课外拓展
3.自动对焦: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机器上的传感器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4.变焦倍数:焦距镜头上的标示,焦距上有两个读数。其中数字较小的成为广角,数字较大的成为长焦。
5.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
新知讲解
2.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为摄影做好准备。
你们了解画幅吗?
新知讲解
(1)了解“画幅”
刚刚展示的四张照片是在拍摄时常见的四种画幅:横画幅、竖画幅、方画幅和宽画幅。通过观察这四幅画幅,我们可以得出的它们的特点。
宽画幅表现视野辽阔
方画幅表现庄重
横画幅表现宽广
竖画幅表现高大
新知讲解
(2)摄影构图知识
摄影构图是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呈现在二维平面内,并且承担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化简杂乱和均衡画面的作用。无论是使用相机还是手机拍摄,构图是每一个摄影者的必备技术。
让我们一起学习 如何在摄影时能构好图,拍出好照片!
新知讲解
(2)摄影构图知识
①确定兴趣点
在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就是三分法构图,用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将画面平均分割,出现的4处交叉点,即兴趣点。趣味中心不一定正好处在交叉点上,但也要紧邻兴趣点。
新知讲解
(2)摄影构图知识
①确定兴趣点
三分法对横画幅和竖画幅都适用,按照主体和陪体安排画面,照片就会显得鲜明、简洁。例如:拍摄人像特写时,通常把眼睛放在兴趣点上,并且面向画面空间大的方向。
新知讲解
(2)摄影构图知识
②确定水平线
水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会直接影响画面效果。首先,水平线必须是“水平的”,不能出现倾斜,否则会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其次,要注意水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布局。实际拍摄时,如遇到海平面、地平线等,简单的做法是使突出的部分占据画面的2/3面积。
想一想:水平线将画面一分为二,效果会如何?什么情况下可以如此构图?为什么?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一、想一想:水平线将画面一分为二,效果会如何?什么情况下可以如此构图?为什么?
答:这种一分为二、平分秋色的构图,带有明显的人为痕迹,看起来就显得特别别扭。因为在摄形构图中,摄影者应有机地组织素材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增强摄影创作的表现力,这就要求摄影者在按下照相机快门之前就要将创作主题、趣味中心、环境条件、轮廓形状、光影效果、影调层次、色彩关系等各种因素,依据某种特定的形式进行统筹处理,使画面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让作品更其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合作探究
二、你们懂得什么是三分法吗?
答:“三分法”又称“井手分割”,这是一种古老的构图法则。把画面两边各三等分的直线产生了“井”子分割画面。这四条分割线的四个交叉点,尤其是右侧的两个交叉点被认为是视觉重点的位置,也称“趣味中心”,即处于这些部位的景物往往最能吸引观众的视线。当希望某种占画面较小位置的景物或人物能引起观众注意时,有意识地在取景时将这景物或人物安排在视觉重点位置往往能够奏效。
(3)主体对焦
使用手机拍照时,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中的相机软件,相机软件默认自动完成对焦,此时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照。
使用手机拍照时,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中的相机软件,相机软件默认自动完成对焦,此时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照。
但在某些场景和拍摄环境下,手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并不理想。我们需要手动选择对焦点,将对焦点放在被摄主体上,才能保证主体成像效果清晰。
主体失焦
主体清晰
新知讲解
(4)曝光调整
在光线不理想的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容易出现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情况。
曝光不足
正确曝光
曝光过度
新知讲解
(4)曝光调整
出现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新知讲解
(4)曝光调整
调整方法
①曝光补偿
大部分手机都采用了点测光连动方式进行对焦,即以焦点的位置作为测光的依据对整体进行曝光计算。手机的曝光补偿功能通常在对焦框的右边,为一个“小太阳”的标志滑块,向上滑动可增加手机相机的爆光量,向下滑动可减少手机相机的曝光量,通过这种方式可控制最终画面的曝光效果。
新知讲解
(4)曝光调整
调整方法
②HDR拍摄功能
HDR是高动态范围成像(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的缩写。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拍摄多张照片并利用软件计算合成,来改善照片中过于明亮或阴暗部分,获得比较均衡的曝光效果。虽然拍摄了多张,但我们看到的那张照片最终合成的曝光效果比较均衡。
使用HDR前
使用HDR后
新知讲解
三、依照自己的创意构思,拍摄一组照片表达主题内容
以“最美背影”的拍摄主题为例,根据确定的背影主题,在进行画面构图,选择视角、对焦、调节曝光量后拍摄。
拍摄时要选择合适的角度,顺光拍摄,耐心等待最佳的画面,尽可能减少画面中不必要的元素。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一、你了解数码相机结构吗?
合作探究
二、什么是色温?
色温,一般又称为“色温度”或“光源色温”,用来表示一个发光体发出光的颜色与发光体温度的关系。通常用绝对温度(单位名称是开尔文,单位符号为K)来对色温进行定量的表示。
合作探究
二、什么是白平衡?
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的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图像传感器不能像人眼一样自动调整、修正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所以要通过白平衡的修正,按目前图像中的特质调整红、绿、蓝三色的强度还原色彩。
课堂练习
一、在光线不良的环境下,打开“HDR”功能拍摄几张照片,详细说说该功能具体是如何改善画面质量的。
HDR开启后会连拍三张照片,分别对应欠曝光、正常曝光和过度曝光,然后把这三张照片合到一起,并且突出每张照片最好的部分,从而生成一张精美绝伦的图片。在拍风景照、阳光下的人物以及弱光和背光场景时适合用HDR。拍摄运动物体、高对比度场景或颜色鲜艳的场景时尽量不要使用HDR。
课堂练习
二、说一说摄影主题和照片主体的关系。
主体是可见的,实实在在的物件
主题是通过这个真是可见的物件,呈现出来的美感。
主体是主题的基础,一张照片往往是由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和留白组成,这里面主体是核心,其他因素都要围绕主体服务。如果照片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平淡普通,没有一个抓人眼球的色彩或者事物,恐怕很难让读者找到主体。所以说一张好照片必须有一个突出的主体。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讲内容
你们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照片素材获取
了解“画幅”
摄影构图知识
主体对焦
曝光调整
作业布置
复习这节课知识
预习下节课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照片素材获取》教学设计
课题 照片素材获取—手机摄影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学会使用手机摄影的正确曝光方法 学会用基础构图法拍摄画面 学会根据设计需要进行有主题拍摄
重点 选择拍摄主题,构思拍摄内容
难点 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使用手机摄影的正确曝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手机已是现代生活中最普及、最便捷的摄影工具,智能手机更以其方便携带和能够快速上传分享照片的优势,受到青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手机摄影的题材涵盖建筑、风光、人像等方面,拓展了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但拍摄时,总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如天气、光线、环境或者摄影技术等因素会导致作品存在一些瑕疵。在数字化时代,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听老师讲解 复习上单元的知识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以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讲授新课 选择拍摄主题,构思拍摄内容 我的拍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构思拍摄内容:(在空白处画出你的主题以及联想的拍摄主题) 熟悉手机拍摄功能,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 (1)了解手机摄影的优势与不足,熟悉手机的拍摄功能。 课外拓展 1.光学防抖:光学防抖是一个专业词语,英文全称为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简称OIS),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稳定的光学图象”。其作用:光学防抖主要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提高成片率,第二个是拍夜景更清晰。 2.HDR:HDR的全称为高动态范围图像(英文全程为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相比普通的图像,能够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一般被运用于电视显示产品以及图片视频拍摄制作当中。 3.自动对焦: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机器上的传感器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4.变焦倍数:焦距镜头上的标示,焦距上有两个读数。其中数字较小的成为广角,数字较大的成为长焦。 5.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 (2)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为摄影做好准备 1.了解“画幅” 刚刚展示的四张照片是在拍摄时常见的四种画幅:横画幅、竖画幅、方画幅和宽画幅。通过观察这四幅画幅,我们可以得出的它们的特点。 特点: 宽画幅表现视野辽阔 方画幅表现庄重 横画幅表现宽广 竖画幅表现高大 2.摄影构图知识 摄影构图是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呈现在二维平面内,并且承担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化简杂乱和均衡画面的作用。无论是使用相机还是手机拍摄,构图是每一个摄影者的必备技术。 ①确定兴趣点 在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就是三分法构图,用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将画面平均分割,出现的4处交叉点,即兴趣点。趣味中心不一定正好处在交叉点上,但也要紧邻兴趣点。 三分法对横画幅和竖画幅都适用,按照主体和陪体安排画面,照片就会显得鲜明、简洁。例如:拍摄人像特写时,通常把眼睛放在兴趣点上,并且面向画面空间大的方向。 ②确定水平线 水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会直接影响画面效果。首先,水平线必须是“水平的”,不能出现倾斜,否则会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其次,要注意水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布局。实际拍摄时,如遇到海平面、地平线等,简单的做法是使突出的部分占据画面的2/3面积。 合作探究: (一)想一想:水平线将画面一分为二,效果会如何?什么情况下可以如此构图?为什么? 答:这种一分为二、平分秋色的构图,带有明显的人为痕迹,看起来就显得特别别扭。因为在摄形构图中,摄影者应有机地组织素材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增强摄影创作的表现力,这就要求摄影者在按下照相机快门之前就要将创作主题、趣味中心、环境条件、轮廓形状、光影效果、影调层次、色彩关系等各种因素,依据某种特定的形式进行统筹处理,使画面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让作品更其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二)你们懂得什么是三分法吗? 答:“三分法”又称“井手分割”,这是一种古老的构图法则。把画面两边各三等分的直线产生了“井”子分割画面。这四条分割线的四个交叉点,尤其是右侧的两个交叉点被认为是视觉重点的位置,也称“趣味中心”,即处于这些部位的景物往往最能吸引观众的视线。当希望某种占画面较小位置的景物或人物能引起观众注意时,有意识地在取景时将这景物或人物安排在视觉重点位置往往能够奏效。 3.主体对焦 使用手机拍照时,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中的相机软件,相机软件默认自动完成对焦,此时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照。 使用手机拍照时,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中的相机软件,相机软件默认自动完成对焦,此时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照。 但在某些场景和拍摄环境下,手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并不理想。我们需要手动选择对焦点,将对焦点放在被摄主体上,才能保证主体成像效果清晰。 4.曝光调整 在光线不理想的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容易出现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情况。 调整方法: ①曝光补偿 大部分手机都采用了点测光连动方式进行对焦,即以焦点的位置作为测光的依据对整体进行曝光计算。手机的曝光补偿功能通常在对焦框的右边,为一个“小太阳”的标志滑块,向上滑动可增加手机相机的爆光量,向下滑动可减少手机相机的曝光量,通过这种方式可控制最终画面的曝光效果。 ②HDR拍摄功能 HDR是高动态范围成像(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的缩写。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拍摄多张照片并利用软件计算合成,来改善照片中过于明亮或阴暗部分,获得比较均衡的曝光效果。虽然拍摄了多张,但我们看到的那张照片最终合成的曝光效果比较均衡。 依照自己的创意构思,拍摄一组照片表达主题内容 以“最美背影”的拍摄主题为例,根据确定的背影主题,在进行画面构图,选择视角、对焦、调节曝光量后拍摄。 合作探究 1.你了解数码相机结构吗? 2.什么是色温? 色温,一般又称为“色温度”或“光源色温”,用来表示一个发光体发出光的颜色与发光体温度的关系。通常用绝对温度(单位名称是开尔文,单位符号为K)来对色温进行定量的表示。 3.什么是白平衡? 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的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图像传感器不能像人眼一样自动调整、修正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所以要通过白平衡的修正,按目前图像中的特质调整红、绿、蓝三色的强度还原色彩。 听老师讲解 听老师讲解 听老师讲解 如何选择拍摄主题,构思拍摄内容 了解自己手机的拍摄功能 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了解手机拍摄功能。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回答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总结概况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