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探究几何图形的奥秘 授课地点 微机室授课班级 初三 课时 1 编号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几何画板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几何画板验证数学定理; 3、学习几何画板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 4、 学习几何画板跟踪点的运动轨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几何画板辅助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用工具辅助学习。教学重点 几何画板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 几何画板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教法与学 法 教法: 1、演示教学法 2、案例教学法 3 、任务驱动教学法 4、对比教学法 学法: 1、独立思考 2 、自主探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提出任务 几何画板( The Geometer's Sketchpad)是一个通用的数学、 物理教学环境,提供丰富而方便 的创造功能使用户可以随心所欲 地编写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课件。 学生了解软 件的基本功 能。 了解几何画板的 基本概念和作用新知探究、 分析任务 用几何画板验证勾股定理 步骤一 绘制三角形 打开几何画板, 首先需要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单击左边侧边栏“自 定义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工具菜单选择“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工具选好后,在画布上面单击一下, 画出直角顶点, 然后再拖动鼠标, 在适当的地方再次单击鼠标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选择左边侧边栏 “文字工具”依次给三条边并命名 a、b、c,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 度量边长 选择侧边栏“移动箭头工具”选定直角边 a,并单击上方菜单栏“度 量”菜单,在其下拉菜单选择“长度”, 这样就可以看到直角边 a 的 长度已经求出来了。 用同样的方法度量出 b 边和 c 边的长,如下图所 示。 步骤三 证明勾股定理 用勾股定理来求一下 c 边看看求出的结果如何。 单击上方菜单栏“数 据”菜单, 在其下拉菜单选择“计算”,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勾股 定理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用勾股定理求出的 c 边值如下图所示, 发现和度量 的 c 边的值是一样的,这样就证明了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学生通过操作做掌握工具使用。还流合作 巩固提高 用几何画板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 第一步 定义三个坐标点 确定三个坐标点:( 2,2)、( -2 ,2)、( 1,-1 )。 第二步 描点画图 (1)打开几何画板软件,单击左边工具栏“自定义工具”—“函数 工具”—“过三点的抛物线 1”。紧接着会自动出现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找到坐标点。 (2)单击左边工具栏“自定义工具”—“函数工具”—“过三点的 抛物线 2”,在坐标系中分别找到三点( 2,2)、( -2 ,2)、( 1, -1 )并单击,就回自动生成二次函数图像,同时在左上角显示函数解 析式。第三步 图像调节 刻度调节。如果你觉得坐标轴上面标示的刻度有些多或者少, 我们可以找到 x 轴上面靠近原点处的一个单位点, 鼠标左键按住并左 右拖动可以调节点的密集程度。 (2)位置调节。如果你觉得坐标轴的位置你不太满意的话,你可以 通过按住原点上面的红点拖动来实现位置的改变。 跟踪点的运动轨迹小结作业 1. 小结:总结今天知识内容。 2. 作业: ( 1)利用几何画板探究数学定 理。 (2)阅读课本材料。 学生填写评 价表,并与同 学分享自己 的评价。 帮助学生梳理本 节课内容,促使学 生能够有意识地 使用几何画板来 学习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几何画板中制作动画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 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 , 少数学生在制作动画和作图过程中有些问 题,主要原因一是构造和变化可能不够熟悉 , 二是制作动画的程序理 解不够, 导致动画制作不成功 ,因此加强对学生针对性的例题讲解和 分析,鼓励学生多练习和探索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达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