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打电话”的情境,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活动,掌握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能够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4.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一步提升对数学的兴趣。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精打细算第二课时 打扫卫生第三课时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第四课时 人民币兑换第五课时 除得尽吗第六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练习课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课题精打细算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且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时,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1、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2、交流方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应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商。讨论: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总结我们在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练习。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练习题板书设计精打细算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课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数学的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创设“打电话”的情境,问提问生活中有哪个同学有打长途电话的经验。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一)完成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师:我们先来计算5.1÷0.3,这个式子和上节课学过的竖式有什么区别呢?你能自己计算一下吗 生:除数是小数,上节课学过的竖式的除数都是整数。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2.尝试计算。3.小组汇报计算过程,全班反馈。师:怎样用竖式计算54÷7.2呢,你能自己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师:现在你知道谁打电话的时间长了吧!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两个题目,完成后交流计算结果。三、总结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一个数除以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学生讨论。老师小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板书设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课题除得尽吗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通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2、会表示循环小数。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亲身体验中运用数学认知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教学难点会表示循环小数。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三、巩固与应用教材创设了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1、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学生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住下除了,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不往下除了 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草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2、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书P15第2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其中4.2525,小数部分虽然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但是它没有删节号,说明是除尽的,就不是循环小数。此类习题教师不必过多补充,第4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即1.667千米。四、总结。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板书设计除得尽吗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课题打扫卫生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借助已有的知识,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元、角、分的背景理解在余数、商中补0的意义。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认识数学的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三、巩固创建数学模型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组织交流。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验了结果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教材中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四、总结。教材第5页练习题板书设计打扫卫生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课题调查“生活垃圾”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小数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教学难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创设情境。2、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3、学生尝试自己解答。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试一试:教材第18页练习题三、总结。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板书设计调查“生活垃圾”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课题人民币兑换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 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过程与方法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境,探究除数大于1(或小于1、等于1)时,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并能用探究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提高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三、巩固与应用呈现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教材第13页练习题四、总结。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根据老师上课适当板书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五上1.1精打细算.docx 北师五上1.2打扫卫生.docx 北师五上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docx 北师五上1.4人民币兑换.docx 北师五上1.5除得尽吗.docx 北师五上1.6调查“生活垃圾”.docx 北师版五上第一单元小数除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