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1)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能举例说出人、动物和植物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和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1)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和辨别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动手能力。(3)享受合作与交流获得知识的喜悦和快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教学策略: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2.学法:实物观察 、合作学习3.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实物、图片教学措施:1.指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亲自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得出结论。2.利用趣味课件: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再一次呈现在学生眼前,由现象认识上升到理论的水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植物或者动物性状和相对性状对比图片,多幅亲子照片以及搜集多种动物亲代与子代间的图片。板书设计:第1节 遗传与变异现象1.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性状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遗传:亲代的性状传给子代的现象4.变异: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课堂小结: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3.用俗语说出生物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课堂巩固知识与训练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有( )(1)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个体较大,鲫鱼的个体较小。(2)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3)狗的卷毛和狗的黄毛;(4)狐的长尾和短尾;(5)穿山甲的爬行和鹅的游泳;(6)眼色的茶色、黑色和蓝色2.一只波斯猫生了一窝漂亮的小猫,其中一只和它一样长着一对蓝眼睛,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其他小猫的眼睛都是一只黄一只蓝,这属于_______。3.生物的性状受到____________的控制,也受_________的影响。4.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_______ __和_______ _的科学就是遗传学。5.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B.羊和小牛吃同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D.种水稻得水稻,种玉米得玉米6.子女与父母在外貌特征、皮肤颜色、个子高矮的不同是( )A.遗传 B.变异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7.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玫瑰的黄花和红花 B.狗的长毛和卷毛C.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D.果蝇的红眼与白眼8.关于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鼻子》中鼻子的性状不可能是遗传的B.《新鼻子》中鼻子的性状可能是遗传的C.《旧砖上剥落的碎片》的断腿很可能是遗传的D.《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都不可能遗传的布置作业:见课本P98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实物和生活的现象去总结生物学的概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并把所学到过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在争论中解决了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活动中互动,让每个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的,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1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