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课 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 型:新授课1、知识目标:●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分析现象,培养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实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遗传、基因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对小鼠核移植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制作本节课多媒体课件。●设计“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游戏及其模型。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搜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准备制作“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材料。学法指导●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习任务模块驱动来引导学生运用以下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组织形式●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布置活动任务,将学生分成各合作小组,并分配任务,各小组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采用自学、质疑、答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手段,配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各小组进行交流、反馈、评价、教师评价和小结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教师:在第15章的内容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生物种类的无性生殖现象,生物通过生殖,繁殖出与它们相似的后代,使种族得到延续。教师提问: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什么现象?学生回答:遗传。[多媒体演示] 第十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想一想:你知道哪些遗传现象?教师:请哪一位同学举例说一说常见的遗传现象?学生:我长得像我的父亲,这就是遗传。(众学生就此各抒己见)教师:从同学们的举例中可以看出,遗传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么,何为遗传?[多媒体演示]●遗传的概念: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性状的概念:指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如眼睑、耳垂、肤色等)教师:生物的遗传是生命的主要特征之一,植物、动物和人就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来传递遗传物质的,才使种族的延续得以保持。在这一节课里,我们将要学习与遗传物质有关的内容。[多媒体演示]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节学习目标:●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我们先看张照片:[多媒体演示] 商品条形码形态(课本题头照片)教师:请问同学们在哪儿见过这些商品条形码?它们有何作用?学生:在超市,收银员将条形码一照,该商品的名称、价格等信息就显示出来了。教师:商品条形码就是商品的“户口或身份证”,该商品的所有信息都储存的条形码中,但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表现出来。[多媒体演示]●在生物体内有没有类似商品条形码的东西呢?它在哪里?又是如何传递的呢?[学生阅读] 课本材料:●为何白鼠生下的是灰鼠而不是黑鼠?[多媒体演示]●鼠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图片●“多利”羊诞生的体细胞核移植实验图片[学生讨论]●为什么白色雌鼠生下的既不是白鼠也不是黑鼠?●以上两种细胞核移植有何共同点,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讨论好了的小组请谈一谈你们的看法。学生代表发言:生下来的小鼠和“多利”羊的颜色,都不象它们的代生父母,而与提供细胞核的亲体相似,可见,这个实验证明是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大家是否有不同看法?(请有不同意见的小组代表发言)提问:在细胞的结构中,组成细胞核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染色体。[多媒体演示]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学生:观察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图及不同生物的染色体数比较表动物名称 人 鸡 小麦染色体数 23对 39对 21对提问:从以上几种生物染色数目的比较中,其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不同物种的生物,它们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教师:科学家发现,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特定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而且,其结构和数目在同一种生物的细胞核中是十分稳定的。这种稳定非常重要的,人一旦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将会导致严重的遗传病。[投影照片] 先天性裂唇病患儿教师提问:先天性裂唇的遗传病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回答:先天性裂唇的遗传病,是由于此人的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n+1(23对+1)。[多媒体演示]染色体数目性定的意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一般成对存在。如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鸡有39对,小麦有21对。但如果染色体多了或少了,可导致严重的遗传病。如第十三对染色体多了一条的婴儿,会得先天性裂唇。[多媒体演示] 讨论:染色体如何保持恒定?学生:通过生殖细胞的传递作用。教师提问: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学生回答:DNA和蛋白质。[多媒体演示] 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教师提问:DNA和蛋白质到底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呢?学生回答: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多媒体演示] DNA分子结构示意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DNA分子的形状和结构像什么?学生回答:DNA分子像旋转的楼梯,由两条相互盘绕的链组成。教师解释:DNA分子可以分成许多小片段,每个小片段都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控制人的性状)——基因。[多媒体演示]●基因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的遗传信息正常情况下可以准确地复制,并通过生殖细胞传给下一代,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教师提问: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故人有46条DNA分子,而人有3~5万个基因,那么,每条染色体上平均有多少个基因?学生回答:(通过计算)每条染色体上平均有652~1087个基因。[多媒体演示]基因在DNA上的排列顺序。教师讲述: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成线性排列的,且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共同控制着一种性状,如直发和卷发等。学生活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尝试制作:“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多媒体演示] 板书设计第十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遗传概念: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二、细胞核移植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三、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3对染色体。四、染色体的组成:DNA和蛋白质。五、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六、基因的概念:指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七、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课堂小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其中,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课堂练习:课后思考题的自我评价课外探究:子女的相貌为何总与父母有许多相同之处?结束下课:要求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让听课教师先走出教室,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课后反思:·1· ·2··3· ·4··5·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