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课时)1.知识目标:(1)区别两性生殖细胞;(2)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3)说出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交流父母对自己的生育和养育的知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区别两性生殖细胞(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3)说出胚胎发育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2.教学难点:(1)受精过程和胚胎的发育过程。(2)胚胎发育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三、教学课时:一课时三、学生分析七、八年级学生已开始了青春期发育,随着他们身体上性器官、性机能的变化,逐渐产生了性意识。学生对人的生殖有一定是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害羞的心情。教师应在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性结构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意识。四、教学内容分析“我从哪里来的呢? ”是学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学生渴望了解自己的出生之谜。伴随着学生青春期发育的进行,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生殖结构及身体变化的原因,教材安排这一节是非常必要及时的。既有助于学生的生理健康,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本节的中心内容有三个:(1)区别两性生殖细胞(2)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3)说出胚胎发育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五、教法分析1.由于学生对人体及自身有很多感性认识,但没有形成体系,更没有把人放在生物圈中去分析问题。因此,本节课将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胚胎发育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用了多种图片、动画,让学生感知受精和胚胎发育及营养供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采取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要点 媒体选择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 多媒体展示课题 “我从哪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父母是怎样回答的呢? 学生回答 引凝,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复习引入 多媒体展示 写出下列人体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学生完成,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点评,引入本节学习内容 温顾而知新区别两性生殖细胞 多媒体展示男、女性生殖细胞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区别两性生殖细胞 学生在识图基础上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获取知识,教师根据学情及时点拨。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 多媒体展示受精、胚胎发育过程动画及视频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阅读课文并观察图19-6 1.什么叫受精?2.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3.描述受精的过程。 4.受精卵要发生什么变化? 5.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 6.描述受精卵发育的过程 7.胚胎与母体通过什么进行物质交换? 学生在观看动画及在识图基础上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获取知识,教师根据学情及时点拨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层层深入,引导启发,形成概念,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观看视频 梳理知识,构建概念图反馈练习 强化目标 达标训练(1) 学生独立完成 掌握学生学 情况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方式 多媒体展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 腹中的“我”营养从哪里来?(阅读课文并观察图19-7) 学生在识图基础上通过自学和合作讨论中获取知识,教师根据学情及时点拨。 层层深入,引导启发,形成概念,培养学生收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反馈练习 强化目标 达标训练(2) 学生独立完成 掌握学生学 情况多媒体展示女人怀孕时间、体重的变化。 1.说出女性怀孕后生理、心理、体重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怎样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 交流父母对自己的生育和养育的知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体会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母亲,体谅母亲的情感。总结提升 画龙点睛 多媒体展示 归纳胚胎发育的过程及胚胎获取营养物质过程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对学生总结点评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反馈练习强化目标 连接中考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适应中考题目 培养学生审题方法、答题技巧再次感受“我的由来” 视频 Baby从受精卵到出生的过程 学生再感受生命的神奇。 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尊敬父母。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