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渗透作用的概念和进行渗透作用的条件熟悉植物细胞吸水的过程了解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对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灌溉了解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熟悉根毛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了解合理施肥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熟悉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了解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利用、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掌握植物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熟悉植物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熟悉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掌握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了解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发酵工程掌握提取与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熟悉叶绿体中的4中色素一、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1、吸收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2、吸收的主要方式:渗透作用 没有大液泡或没有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是吸胀作用如分生区细胞,干种子细胞。 3、渗透作用的原理 (1 )概念:水分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 )条件:(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 )植物细胞中的半透膜: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4、植物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5、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运输的动力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大多数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蒸腾作用的意义:第一、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促进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第三、蒸腾作用中水分转变成蒸气时,吸收体内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是叶片等在强烈的阳光下,不至于因温度过高而遭到灼伤。合理灌溉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1、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1) 概念: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2) 种类----共14种:大量元素6种:N、P、S、K、Ca、Mg 微量元素8种:Fe、Mn、Zn 、Cu、B、Mo、Cl、Ni 2、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 .吸收形式:离子形式(2) .吸收部位:成熟区根毛细胞 (3) .吸收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交换吸附交换吸附:根毛细胞膜上的H+ 和HCO3- ,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4 ).与水分吸收相独立 3、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利用 (1) 离子形式(K):易转移,缺乏时老叶先受损 (2 )不稳定化合物(N、P、Mg):能转移,缺乏时老叶先受损 (3) 稳定化合物(Fe、Ca):不能转移,缺乏时新叶先受损 三、有机物的制造和运输一、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四个经典实验 二、叶绿体中的色素 功能:选择吸收光能,传递和转化光能无色光、蓝紫光、红橙光、品红光(蓝紫色+红橙光)、绿光无色光>品红光>蓝紫光>红橙光> >绿光实验五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1、提取和分离色素的方法2、叶绿体内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含量二、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菠菜、青菜等)原因:色素多;较柔软,易研磨;滤液不浑浊新鲜:老叶中叶绿素少(叶绿素a、b大量被破坏)嫩叶中各种色素都不够2、分离色素(原理: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方法:纸层析法①制备滤纸条(之前要干燥,剪去的两侧要对称)②划滤液细线:细 直 深,干燥后重复多次细、直的目的:保证色素的起点一致深,重复多次目的:保证滤液线上的色素含量③准备层析液(石油醚):用长滴管注入大试管 ,不能滴到试管壁④滤纸条顶端浸入石油醚中,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加盖目的:石油醚有毒,防止挥发3、观察色素带最宽(最多): 叶绿素最窄(最少):胡萝卜素相邻距离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 1、 总反应式: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叶绿体 2 具体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分别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条件: 光、色素、酶 条件:酶 物质变化: H2O O2+[H] ADP+Pi ATP 物质变化:CO2+C5 2C3 +(CH2O) ATP ADP+Pi 能量变化: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3 外界的光照和CO2分别怎样影响光合作用 (1)光照的强弱(2)二氧化碳的浓度四、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一)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1 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场所主要在线粒体 酶 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2丙酮酸+4[H]+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丙酮酸+ 6H2O→6CO2+20[H]+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 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 2 无氧呼吸----(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场所:细胞质的基质 人和动物:葡萄糖→乳酸+少量能量 植物细胞:葡萄糖→酒精+CO2+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