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中职)3.4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中职)3.4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节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自养型和异养型2、光能自养与化能自养的异同
3、异化作用的两种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4、了解厌氧生物的重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自然界各类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和了解生物新陈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自养型、异养型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化能合成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总结、归纳、讲述难点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学习了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但生物界种类繁多,丰富
多彩,它们的代谢情况如何?
讲述:不同的生物种类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和营养来源,在长期发展
过程中,生物发生变异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
各种各样的代谢类型,这节课就来学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一、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
复习: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学生回答:略)
讲述:同化作用的实质是:合成自身物质(有机物),并贮存能量,那么动、植物合成自身有机物所需的原料是否相同?不相同,正是所需原料的不同,把整个生物界的同化作用分为两种类型。即:自养型和异养型。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自养型、异养型概念并讨论两类生物的根本区别。
讲述:是否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果能就是自养型生物,如果不能,只能摄取其它生物中的有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即异养型生物。
要求学生记住概念,并能通过举例分析周围生物同化作用类型,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例:各种绿色植物——自养型 蘑菇——异养型
各种藻类植物——自养型 青霉——异养型
细菌——异养型
讲述:同化作用是根据合成有机物原料不同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那么自养型生物把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时所需能量从何而来?
学生:光能,找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
讲述: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叫光能合成作用。因为体内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有些自养型生物体内无叶绿素不能利用光能而是利用环境中无机物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来合成自身物质(在擦去条件的反应式的箭头上写上“化学能”),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
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它们分别能使还原态N、S、Fe氧化,并利用氧化反应释放的能量(化学能)合成自身物质,贮存能量。
以硝化细菌为例,写出其化能合成反应式并讲解。
二、异化作用的不同类型
1、两种类型的不同类型
讲述:在异化作用的一些生理过程中,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呼吸作用所以异化作用是以呼吸作用的方式为分类依据的,呼吸作用方式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异化作用的类型就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
2、两种类型的特点
讲述:需氧型生物必须从外界环境中不断摄取氧气,厌氧型生物不需氧气,甚至有氧会抑制其生命活动,这就是其各自的特点。
举例:乳酸菌
酵母菌:兼性呼吸,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制作馒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我们把酵母菌这种特殊的异化作用类型称为兼性呼吸。
(三)总结
正确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由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因此每种生物都属于自养型、异养型中的一种以及需氧型、厌氧型中的一种,即自养需氧型、自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
判断生物新陈代谢的类型,可联系其生活环境,如桔皮上的霉菌,无叶绿体,可分解桔皮中的有机物获得养料,故为异养;生活在有O2环境,不需隔绝O2,故为需氧型。
(四)布置作业 P94-95复习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新型代谢的基本类型

一、同化作用的两种不同类型
概念 光能自养(利用光能)
自养型 特点:无机物→有机物
实例 化能自养(利用化学能)
概念
异养型 特点 有机物→有机物
实例

二、异化作用的两种不同类型
概念 概念
需氧型 特点 需要氧气 厌氧型 特点 不需要氧气
实例 实例

教学评价:
1、内容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实际,体现系统性、科学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
4、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位
5、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因材施教
6、课堂练习应及时反馈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