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贪吃蛇教学设计(链表功能的使用)教学目标:1. 熟悉scratch程序的基础操作2. 练习落笔和抬笔功能3. 熟悉链表的使用方法4. 使用链表来存储蛇头的数据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约5分钟)演示列表的用法 如图,新建一个列表变量,然后将小猫的x坐标放到列表的表头中,这样就可以将小猫的横坐标的轨迹保存在列表中。所以,列表可以用来存储链条状的一个数据,这样的数据具有前后联系,类似下图。本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个功能来实现贪吃蛇的功能。演示贪吃蛇程序。二、解决贪吃蛇程序的重点问题(约10分钟)如图,首先我们使用一个蓝色的方块当作蛇头,然后设置好笔的颜色和大小,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链表了。思考1,如果要记录蛇头的移动轨迹,那么我们需要设置哪几个链表呢?我们用了三个链表,分别命名为x、y和方向,用来存放蛇头的x坐标,y坐标和方向三个数据,思考2:如何控制蛇的身体保持在一定长度,并且在吃到食物的时候会伸长呢?用浅蓝色的圆形当成蛇的身体,并且用分数这个变量控制链表的长度,把超过分数五倍以上的蛇的身体全部删除,这个思想非常巧妙,总体思路是:用分数的大小控制链表的长度,然后用链表的长度控制蛇身体的长度,就实现了蛇会跟着分数身体伸长这个功能了。思考3:如何配置食物在舞台上随机出现?最后我们把苹果作为食物,通过设置苹果的x坐标,y坐标为舞台范围的一个随机数,实现苹果在舞台上随机出现的功能。思考:如何实现让蛇吃到苹果时身体伸长 如果蛇头碰到苹果,那么得分增加,由上面知道,分数增加就是蛇的身体伸长,所以就实现了贪吃蛇的功能了。三、调试贪吃蛇程序(约15分钟)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这个程序就变得很容易实现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可以自由发挥,把这个程序编写出来了。四、评价与展示(约8分钟)编写完成的同学把自己的程序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来评选一位最佳运行将,一位最佳美观奖,一位最佳交互奖。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约2分钟)学会了使用链表来存储链状的数据。学会如何控制蛇的身体的长度。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实现贪吃蛇的功能,培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课堂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完成一个贪吃蛇程序,主要内容是如何使用链表。计算机程序通常是实践比较重要,链表这个知识点是大学计算机的重点知识,scratch列表和链表逻辑上是一样的,但是列表不需要对链表这个知识点有太过深入的认识,只需要理解并可以使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即可,本节课用实例的方式讲解列表的使用方法,然后给了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去操作和实现这个功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评选从三个方面:运行,美观,交互来进行,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程序演示.mp4 贪吃蛇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