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 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 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1)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透过集体整理的过程, 把除法的知识整理成一棵智慧树,初步培养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复习的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方法多样,圈画体验。
数学老师向清江,积极工作乐向上,数学问题随手带,无私奉献乐分享。
出示PPT25支花。
1、师:向老师买了25支漂亮的鲜花,想把它们装在一些瓶子里,装扮我的家,你觉得可以怎么装?给向老师一个主意。
2、学生自由发言,并请孩子到白板上圈一圈,如果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就更好了。师板书两种有代表性的装法。(如:每5支装在一个瓶子里,需要几个瓶子?)
3、师:谁能为这位同学的完整表达配上一道准确的算式?
师:孩子们表达准确,装法多样,更可喜的是其他同学还配上了完美的除法算式。本节课,向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除法,去品尝它的魅力。
二、多样学习,智慧生成。
1、师:在除法这个单元里,你认为有哪些重要的知识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其实,在这个单元里,除法的计算和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在除法的计算这个知识点里,计算时究竟怎么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有什么需要给同学们提醒的,就让咱们两人一组,好好整理整理,让这些秘密大曝光。如果需要举例说明的,就以黑板上这两个为准,一人一个(第一板块里的同学们帮忙写出的两道除法算式),比一比,哪些小小组的收获最丰盛。
4、全班交流。
预测的交流结果:
(1)我们准备用竖式来计算方法。生上台板书竖式。
师质疑:最后的0说明了什么?
我会说这个算式的意义。请学生联系数学信息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具体意思。
我知道:计算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质疑:余数为什么会比除数小?结合板书的竖式和鲜花图片说一说。
对比发现秘密。
仔细观察这两道竖式中的每个数字宝宝,这个是商,这个数是除数,这个数是被除数,这个数是余数,这四个数字宝宝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哟,谁能发现这几个数之间的关系?引出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
6、师质疑:刚才你们帮助老师解决了25支花需要几个瓶子的问题(特地指明板书的有余数的那种装法)请问?个瓶子够吗?为什么?所以咱们还可以把这个数学问题稍微改动一下,这就是咱们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谁能完整表达出这个问题?(至少需要几个瓶子?)
(1)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请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方法。
(2)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楚为什么要+1的问题。
(3)引导小结:在数学学习中,像至少这样的问题,需要+1,我们有专门的方法,叫“进一法”。
师:原来这样的题目不是算完了就结束了,还需要来一个完美的追问,追问什么?剩下的怎么办.
7、既然有至少的问题,也就有最多的问题,有请咱班的孙启赫同学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展示。(27颗纽扣,每5颗纽扣钉一件衣服,最多能钉几件衣服?)
(1)学生独立计算。
(2)计算结束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3)小结:解决最多问题时,我们发现不需要+1,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叫“去尾法”。
是的,我们要充分的理解题意,然后发出一个追问,剩下的怎么办?至多和至少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巩固提升,精彩应用 。
机灵狗、淘气、笑笑是咱们数学学习的好伙伴,他们想向你们发出挑战,敢应战吗?
快接受机灵狗的挑战吧!填一填。
一、填一填。
1、在36 ÷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必须比( )大。
3、在( ) ÷ 7=( )……( )中,余数可以是( ),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
2、轮到淘气挑战了!用竖式计算。
50÷7= 72÷8=
3、充满智慧的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了巅峰挑战。
奶奶家的母鸡生了41个蛋,奶奶准备8个装一篮,至少需要几个篮子?
4、接受老师的终极挑战。有一组图形是这样排列的,
你知道,第40个是什么图形?第41个呢?第44个呢?
四、复习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除法的知识有了哪些更新的认识?
结束语:今天,是你们用除法知识让这棵智慧之树更加繁茂。老师想温馨提醒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你的学习会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