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1课时)
一、教学分析
前面学习了人类的食物,接下来学习的就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本节内容涉及的重要概念是“食物要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本节内容在安排上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食物必须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完成这一复杂过程的结构基础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然后结合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讲解消化的概念和过程,最后通过观察实验介绍吸收过程中小肠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重要概念的同时,又使学生树立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较为熟悉,但对于这些结构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不了解,又因为“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关乎到每个人的健康,他们对本节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也充满了好奇,因此在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和已具备的初步获取信息、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事实证据的呈现,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三、核心素养
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得到全面培养。本节教学的核心概念是食物要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教学时通过列举大量事实性知识,促使学生理解这一重要概念,形成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并学会运用这一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高效地开展本节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探究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通过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介绍和预防疾病知识的普及,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
(一)教材处理
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人体的营养。本章共分3节内容,该课为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虽然学生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完全了解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大量的资料图片等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生物学概念。
(二)重要概念及事实性知识梳理
1.重要概念
食物要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2.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
A.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A1 消化道具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的功能。
A2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A3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B.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
C.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要求学生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一个难点。学生之前学习了人类的食物,对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不清楚。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与人体消化系统有关的资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课堂教学时教师有效利用图片、模型、动画或视频,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树立学生关爱生命、健康生活的观念。
五、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了解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和预防的相关知识,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难点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七、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收集相关的图文资料、视频,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
收集人体消化系统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 提问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哪六类?其中哪些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回答: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导入 问题:生活中我们吃进的食物多种多样,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些变化是在哪里发生的?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板书: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思考。 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我们吃的食物,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才能被吸收。消化和吸收都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板书: 第1课时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问题:人体的哪些结构属于消化系统? 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回答:胃、小肠、大肠、肝脏等。
消化管 组成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人体的消化管。 (板书:一、消化管) 展示人体消化管结构图。 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把这些消化管的结构填写在正确的位置上,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填写。 消化管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由于构造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板书: 1.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问题:你对这些消化器官有什么认识呢? 观察、填写。 讨论分析,回答: 1.口腔内的牙齿和舌,可以咀嚼、搅拌食物。 2.咽是人体消化、呼吸系统共用的部位。
3.胃呈囊状,能容纳食物。胃壁肌肉发达,使胃收缩有力。 4.小肠长度长,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 5.肛门排出废物。
功能 问题: 我们认识了人体的消化管结构,那么消化管具备怎样的功能呢? 消化管具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等功能。 (板书: 2.功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回答: 口腔里有牙齿,可以磨碎食物;胃可以容纳、搅拌食物等。 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分析得出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系统除了包括消化管以外,在消化管的周围有一些特殊细胞组成的组织,能分泌一些液体,对于帮助食物消化有重要作用,我们把这些组织称为消化腺。 (板书:消化腺) 展示人体消化腺结构图。 提问:消化腺包括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页第4自然段至第9页第2自然段和小资料里的内容。 请同学们在阅读后,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人体内有哪些消化腺,各分泌什么消化液,这些消化液分别进入哪些消化管? (2)这些消化液为什么对食物具有消化作用? 阅读、讨论分析。 小组代表回答。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正是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可吸收的物质。 (板书: 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1.唾液腺: 出示唾液腺结构图。 唾液腺在口腔周围,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输入口腔。 成人每天分泌的唾液量为1~1.5 L,唾液可以湿润、溶解食物,引起味觉,还可以清洁、保护口腔,杀菌。 2.胃腺:散布在胃壁上,分泌胃液。 问题:你们了解的生活中有哪些胃部疾病? 展示胃病图片。 有些疾病和胃液的分泌是有关系的: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消化不良;分泌过多,会出现反酸、疼痛等。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做到合理膳食,保护好我们的胃,让它能够科学、合理地“工作”。 3.肝脏:人体最大的腺体,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 展示肝脏结构图。 肝脏分泌的胆汁汇集于胆囊中贮存,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 问题:你们了解的生活中哪些疾病与肝脏有关系? 2014 结合生活经验回答:胃部疼痛、反酸、溃疡等。 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乙肝、肝硬化等。 为后面学习消化、吸收做铺垫。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以致用,渗透健康教育。
年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奖,以表彰我国在防控儿童乙肝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这得益于我国多年实行的免费对适龄儿童计划免疫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国少年儿童的关怀。但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抗击乙肝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合理用药和加强锻炼,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肝脏健康地“工作”。 4.胰腺:位于胃下方,分泌胰液经胰管注入小肠。 5.肠腺:散布于小肠壁上,分泌肠液。 在小肠内,肠液、胰液、胆汁共同完成消化作用。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以致用,渗透健康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九、板书设计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1课时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管
1.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功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