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3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3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食物消化的过程。
2.通过观察口腔、胃、小肠的图片,归纳总结消化器官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认同口腔、胃、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能健康地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述食物消化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1.认识酶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图片,实验相关材料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什么是消化? 回忆所学知识。
导入 展示上节课探究活动图片。 问题:上节课通过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那么淀粉在人体口腔内的消化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这与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 (板书: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3课时 食物的消化过程) 思考。 以学生的已知做铺垫,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新课。
食物的消化过程 物理性消化 食物首先进入人体的口腔,那我们先来了解下口腔内的消化过程。 展示口腔、食管的结构图片。 提问:口腔内的牙齿和舌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怎样的呢? 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经过咽进入食管,再通过食管的蠕动输送到胃。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将食物与唾液中的淀粉酶充分混合形成食团,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与酶分子充分接触,我们将这种消化方式称之为物理性消化。 阅读教材12~13页,结合生活经验,组织讨论胃和小肠内的物理性消化,完成表格。 消化管消化液消化酶物理性消化口腔牙齿咀嚼 舌的搅拌胃胃的蠕动小肠小肠的蠕动
(板书: 物理性消化消化管化学性消化牙齿咀嚼、舌的搅拌胃的蠕动小肠的蠕动
) 健康教育: (1)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2)多吃纤维性食物,促进胃肠蠕动。 思考、回答。 阅读讨论,完成表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解物理性消化。 渗透健康教育。
化学性消化 问题: 你们认为牙齿、舌的消化作用与唾液的消化作用相同吗? 我们知道入口的馒头咀嚼时间长了会有甜味,是因为唾液中有一种淀粉酶,它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这就是淀粉无甜味而麦芽糖有甜味的缘故。我们把这种在消化酶的参与下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的消化方式称之为化学性消化。 问题:这些消化酶是从哪里来的呢? (1)人体内有哪些消化腺,各分泌什么消化液,这些消化液分别进入哪些消化管呢? (2)消化液分别含有哪些消化酶呢?阅读教材12~13页,完成表格。 消化管消化液消化酶物理性消化口腔唾液唾液淀粉酶牙齿咀嚼 舌的蠕动胃胃液胃蛋白酶胃的蠕动小肠肠液 胰液 胆汁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不含消化酶小肠的蠕动
思考回答: 可能不相同。 学生思考、回答:唾液腺由导管将唾液输入口腔;胃腺分泌胃液输入胃;小肠腺分泌的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均通过导管输入小肠。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用问题过渡到化学性消化的学习。 巩固知识,引出消化酶的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认识消化酶,引出化学性消化的学习。
(3)在人体各个消化管内,化学性消化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①在口腔内食物中的小部分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完成表格。 ②出示胃的蠕动示意图或播放食物入胃的视频。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完成表格。 ③出示小肠的蠕动示意图或播放食糜进入小肠的视频。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在这些酶的共同作用下,大分子物质最终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淀粉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场所,完成表格。 (板书: 消化管 (
唾液淀粉酶
)化学性消化口腔 (
胃蛋白酶
)部分淀粉 麦芽糖胃 (
淀粉酶
)部分蛋白质 初步分解小肠 (消化的主要场所) (
蛋白酶
)淀粉 葡萄糖 (
脂肪酶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甘油+脂肪酸
) 帮助学生理解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建议活动 活动:观察胆汁的乳化作用 讨论:油滴有什么变化? 讨论分析。
未加胆汁之前,油滴漂浮在清水表面,而加入胆汁后油滴变成很多细小的油滴,这是因为胆汁可以乳化脂肪,而清水对脂肪没有乳化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活动直观地感受胆汁的乳化作用。
评价反馈 讨论分析。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消化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3课时 食物的消化过程
物理性消化 消化管 (
唾液淀粉酶
)化学性消化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 口腔 (
胃蛋白酶
)部分淀粉 麦芽糖
胃的蠕动 胃 (
淀粉酶
)部分蛋白质 初步分解
小肠的蠕动 小肠 (消化主要场所) (
蛋白酶
)淀粉 葡萄糖 (
脂肪酶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过程流畅,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动画等事实性证据,以已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构建起食物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内的消化过程的认知。传授新知的同时渗透健康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问题引导、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消化酶、两种消化方式及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的认知,这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
3.实验活动所用材料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直观呈现了胆汁的乳化作用。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