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教案

资源简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和视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眼球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发型问题并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
1.认同视觉卫生,能自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眼睛。
2.渗透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3.懂得捐献角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对“眼睛”这种器官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但他们对眼睛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这些内容还是知之甚少,所以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摸物游戏,同桌对视,用手电筒观察瞳孔的变化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优质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过程。
3.形成保护自己和他人眼睛的意识。
【教学难点】
1.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部分
(情境导入,激趣生疑。)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勇敢者的游戏好不好?
学生:闭上眼睛,从纸箱中取出一个物体,或摸或闻或听或尝,说出该物体的名字,说对了 掌声鼓励。
教师::通过这个游戏你能不能说出人体利用了哪些感觉感知事物?
学生: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视觉。
教师:哪一种感觉能最快最准确地感知事物?
学生:视觉。
教师:对,据科学家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0%以上来自视觉,那么视觉器官是什么呢
学生:眼睛。
教师:对,眼睛就像一架精准的照相机,为我们拍摄着美丽的世界,同时,眼睛还能反映出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因此,眼睛被称作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扇美丽而神秘的窗口吧。
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插图,再小组观察眼球模型。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由外向内,由前往后的顺序观察。
学生:上讲台讲解眼球解剖模型。
师生归纳眼球结构。(板书略)
学生:四目相对,观察对方眼睛里的结构,说明白眼球、黑眼球、瞳孔。
学生:认真分析并说出眼球各部分功能。
小结:眼球主要部分的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
教师:我站在这里,你能看到我,我能看到你,是因为我们反射的光线进入了彼此的眼睛,那就让我们追随这一束光,去揭示“大千世界,尽收眼底”的奥妙吧。
学生:认真阅读,积极讨论。
1.眼球的哪些结构是可以透光的?
2能够透光的结构对光有哪些处理?
3.瞳孔的大小能调节吗?它的调节有什么好处?
4.感受光线的位置在哪里?
5.视神经的作用是什么?
6.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视觉的位置在哪里?
活动:用手电筒照眼睛,观察瞳孔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的意义。
学生:观察动画,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思考:哪些结构受损会导致失明?
学生分析得出: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完好、视神经没断、大脑正常。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关注社会]
教师:我国单因角膜受损而致盲的人就有数百万人之多,其中能有幸进行角膜移植重获光明的人只有少数,角膜移植这一伟大之举能帮助很多人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图片展示,背景音乐:姚贝娜捐献眼角膜的事例,并告诉同学们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行星。
教师: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是不是理当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了
介绍:她走过了88个春秋也度过了87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岁月,她是谁呢?
图片展示:海伦凯勒。
教师: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带给我们的震撼与快乐吧。
播放视频:盲人程佳佳的模仿秀。
教师:这些看不到生命色彩的人依然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与感恩,我们该怎样帮助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呢?
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眼睛赐予了我们光明,我们该怎样呵护它的健康呢?
学生:表达。
教师:提供资料,介绍爱眼日。
教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善待我们的双眼,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活动4【练习】【小结知识,学以致用]
1、人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2、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5.对于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活动5【讲授】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 感知(第一课时)
一、眼球的结构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思考情境,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每一个知识点设计一个亮点,在愉快的氛围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通过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机智方面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