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理解输血与血型的关系,提倡无偿献血。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并增强动手能力;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学情分析教师课前通过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本节课涉及到的前概念的调查,比如说什么叫血型,安全输血的原则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安全献血的原则,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影响等内容知之甚少。本段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同时纠正一些学生在献血方面的疑虑或错误认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2.教学难点(1)同型输血的原理;(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教师播放新闻视频“北京血库告急,呼吁市民无偿献血”。学生:观看视频。2.教师提问:对于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你了解多少呢?长大后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制度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先不予评价。然后教师展示课前进行的调查问卷中关于无偿献血的内容,那么,关于血型和无偿献血同学们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开始新课学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好,请大家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什么是血型?(2)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视频导入,可以快速的学生的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中。 活动2【讲授】二、血型的发现与ABO血型教师:那么,血型是如何被发现呢?咱们平时常用的ABO血型是怎样进行分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认真的阅读课本69页第二段,并且完成下面两个思考题。(1)你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血型吗? (2)常见的ABO血型分为几种类型?学生:学生自读课本69页第二段,并且找出教师给出的两个思考题的答案。两分钟后,开始踊跃举手回答问题。(1)同学A: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血型。(2)同学B:常见的ABO血型可以分为:A 型、 B型、 AB型 和 O型。教师:及时的给与这两名学生鼓励,并请其他同学为其鼓掌加油。教师补充ABO血型的分类依据: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兰德斯坦纳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 A型、B型、AB型、O型.学生:聆听,理解。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他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O型.学生:聆听,理解。设计意图:该部分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可以理解,该部分一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真正的把课堂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教师对ABO血型分类的进一步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ABO血型的分类依据。活动3【讲授】三、血型的鉴定 1.血型鉴定原理教师:在献血之前,护士如何给献血者鉴定血型?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ABO血型的鉴定”,并思考:为什么A型血加入B型血清会发生凝集反应? 播放教学视频”血型鉴定原理“。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介绍的ABO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教师提问的问题。教师:那么,现在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呢?学生:思考。教师:出示图片介绍兰德斯坦纳发现人类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血浆中含有与凝集原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相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混合时会发生凝集反应。学生:聆听,理解。设计意图:血型鉴定的原理比较难以理解,通过播放视频,学生先有个初步印象,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活动4【活动】三、血型的鉴定 2.血型模拟实验教师:如何进行血型鉴定我们知道了,同学们是不是想亲自试验一下呢?学生:异口同声“是”。教师: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任务:鉴定代号为《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血型,时间5分钟。说明:(1)交代实验用具与药品,说明实验步骤 ;(2)与真实有差别;(3)注意安全,化学试剂,课后洗手;(4)凝集标准:出现了沉淀或絮状物,表示凝集。血型鉴定实验药品模拟说明:A型血:硫酸镁溶液(0.02mol/L); B型血:氢氧化钠溶液(0.02mol/L);AB血型: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O型血:蒸馏水。A型标准血清:硫酸镁溶液(0.02mol/L);B型标准血清:碳酸钠饱和溶液。上述的四种血液模拟溶液每50ml溶液中滴加3-5滴红墨水。学生:学生按教师要求分小组进行实验,有不明白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及时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师巡视,及时指导。5分钟时间到,请各小组说出唐僧师徒四人的血型结果。学生:第一小组:唐僧(A型), 第三小组:孙悟空(B型),第五小组:猪八戒(AB型),第八小组:沙僧(O型)。教师: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实验的结果,请同学们核对实验现象。学生:核对自己组的实验现象与老师的是否一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进行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下面要讲的同型输血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活动5【讲授】四、安全输血的原则教师:那么,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你认为安全输血有哪些原则?学生C:输同型血。教师:那么,安全输血还有哪些原则,请同学们自读课本70页第二段和第三段,找出答案,时间3分钟。学生D: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0页第二段和第三段。回答: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做到有目的使用血液。教师:说的很全面。出示练习题: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学生E:(1)应输入大量血浆 。学生F: (2)应输入红细胞 。学生G: (3)应输入血小板。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模拟实验,学生很容易说出输同型血的输血原则,其他原则通过学生自学找出相应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6【活动】五、无偿献血教师:安全献血的原则我们知道了,同学们,当你们长大后,你们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学生:异口同声,愿意。教师:播放Flash短片《生命因爱而延续》。学生:欣赏,感受,升华情感。教师:介绍中国无偿献血日和无偿献血大使杨澜和濮存晰,并以自己两次参加无偿献血的经历感染学生的情感。学生:观看,产生共鸣。设计意图:通过感人的flash短片让学生感受无偿献血的重大意义,并且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使学生产生共鸣。活动7【练习】六、小结与练习教师:请几名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出示本节课的课堂练习,鼓励学生抢答。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