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讲解化石时,利用化石标本给学生观察,把抽象化为直观.讲生物的进化历程时,应通过列图形式把抽象问题化解为直观的问题,通过拼图“生物进化树”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对生物进化有更直观的理解.【设计理念】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本节课以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发展”的理念为依据,以过程作为本节的主线.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二)能力目标观察化石、标本、图片等,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的进化趋势进行推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比较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思想.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命.【教学重点】1.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描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难点】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化石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尽可能搜集有关资料,按小组收集整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提问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2.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不同年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有什么特点?思考并回答不同年代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古老地层中的简单,晚近地层中的结构复杂.通过对化石的复习,为生物进化历程做好铺垫.(二)导入新课:播放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精彩片段,讲述:在生命进化的长河中,中生代称霸一时的恐龙现在销声匿迹了,而龟、鳄鱼却顽强地存活下来,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生物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观看影片进入情境,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快速进入思维状态.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缩短学生、教材、教师的距离.(三)探究新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1.过渡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直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再现.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动植物类群的相关知识,大致了解了它们的主要特征,有的类群结构简单,有的结构复杂,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2.展示图片3.提问:上面五幅图片中的植物分别是什么名称?属于哪个类群?生活环境、器官、生殖各有什么特点?4.提问通过比较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5.展示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图片并提问:(1)它们分别表示哪种动物的心脏 A_____、B______、C ______、D _______.(2) 鱼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两栖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心室,爬行类的心脏_______心房________心室,心室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______心房______心室.(3)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试从图中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6.引导学生总结纵观生物进化的历史,其总体趋势是:形态结构上是从 到 ;生活环境上是从 到 ;进化地位上是从 到 .(四)层层递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过渡从最早的原始生命发展到今天的哺乳动物,生物的进化已经持续了近40亿年的时间.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测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了方便人们的理解,把这个复杂的过程画成了一棵进化树.2.展示出生物进化树图片。3.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进化树的根是一个完整体,而逐渐产生了动植物的分支?(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什么的延伸?主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4.进一步完成讨论题:(1)动物和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分别是怎样的?请用一种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2)生物进化树是否全面?为什么?(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 陆生脊椎动物是谁?(4)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观察生物进化树思考回答:(1)现在各种动植物都是进化树根上原始生命进化来的.(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6.根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组讨论,分组展示讨论的结果,共同完成进化树,并解释出把自己的号牌和贴画放在某个位置的理由,完成生物进化树.7.讨论回答:(1)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2)不全面,因为生物进化树缺少缺少病毒和原核生物.(3)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古代的爬行类.(4)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的不同.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便于学生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便于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8.“让生物进化树结出果实小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试着写出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五)归纳梳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法;理解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总体趋势.现在的各种生物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希望我们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回顾本节课知识,归纳梳理总结反思,形成知识的沉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所学知识得到内化.【名师解惑】例题1.下图事是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 的A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 和C .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 ,它包括D 和E ,D和E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了陆地生活.(3)从植物进化的历程来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例题2.下图所示植物进化历程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植物类群:A ;B ;C ;D ;E 。(2)A类群生活在 ;B.C能够在陆地生活,但生殖过程 ;D.E的生殖过程已经 ,适应了陆地生活.此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历程.(3)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而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呢?游戏学习环节:完成生物进化树知识内容讲述老师准备有18个号牌,这18个号牌每个号牌上分别写有一种生物名称:单细胞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棘皮动物、两栖类、鱼类、鸟类、哺乳类、爬行类;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另外还有相应代表动物的贴画.请同学分组讨论:每个牌子和贴画应放在树上的位置.分三个小组①植物的进化、②无脊椎动物的进化、③脊椎动物的进化,由小组推选两位成员一个拿着号牌,另一个选相应的贴画,到黑板上放到生物进化树上.让我们一起帮助进化树结出果实.【知识拓展】图片展示有关始祖鸟和现代鸟类的形态特点,由同学们自由回答各抒己见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总结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板书设计】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在结构方面:从简单到复杂。在生活环境方面:从水生到陆生在进化水平方面:从低等到高等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原始的苔藓植物、原始的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2.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附答案和解析:例题1.【答案】(1)原始藻类植物;(2)原始苔藓植物;种子植物;陆地;(3)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都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解析】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但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例题2. 【答案】(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水中;离不开水;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由水生到陆生;(3)原始苔藓植物【解析】(2)植物进化的历程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但是,它们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为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因此A类群生活在水中;B、C能够在陆地生活,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E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脱离水的限制,适应了陆地生活,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3)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原始苔藓植物进化而来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