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节 随机抽取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川教版 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节 随机抽取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川教版 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第4节 随机抽取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随机抽取的原理2.理解不重复随机抽取的实现原理;过程与方法:1.掌握列表增加、删除数据的方法;2.掌握列表间数据转移的实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从问题的原理开始,结合学习的技能方法,综合考虑,找到好的办法。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列表操作方法的使用,包括数据的增加、删除及两个列表中数据移动方法。难点在于学生理解随机抽取的原理,借助道具演示会促进学生的理解。
教学准备 不重复抽取原理演示道具,两个盒子,5个不同颜色的球。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主 备 复 备
1.任务导入教师:生活中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欢欢学校要举行幸运抽奖活动,被抽中的小朋友将成为“幸运之星”。让我们一起来设计随机抽取小程序吧。2.课程聚焦教师:大家都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虽然每次都不知道对方要出什么,但按照规则,对方一定会出“石头”“剪刀”“布” 中的一个。 “石头剪刀布”游戏、抽签、抽奖都属于随机抽取。想一想,随机抽取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设计随机抽取器。学生:说道随机,自然会想到运算类积木中的取随机数积木。我们可以为学生建立列表,这样学生的姓名和列表的序号就对应起来,我们在列表序号中随机抽取数字,就实现了随机抽取学生。教师:为了使得抽奖画面更有趣,我们可以增加抽奖时的动态效果。为了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被抽到,我们可以增加不重复抽奖功能。在最后,为了恢复抽奖的状态,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恢复初始状态的按钮,这样我们的随机抽奖小游戏就更完善了。3.任务分解任务一:设计随机抽取学生脚本任务二:抽奖动态效果任务三:建立不重复抽奖机制任务四:恢复初始状态4.子任务突破子任务一:设计随机抽取学生脚本教师:首先添加随机抽奖的背景和角色。(1)添加角色,点击角色列表区的上传角色按钮,从角色库中选择合适的图片作为新角色,调整角色的大小和位置,并留意角色属性,然后删除角色列表区默认的“角色1”。 (2)添加背景,点击软件右下角的添加背景按钮,从背景库中选择合适的图片作为背景。当用鼠标单击舞台中央的礼物盒子时,就开始随机抽取一个学生,根据之前的分析,需要建立一个列表,存储学生的姓名。建立了学生列表后,随机抽取列表的序号,就产生了列表序号对应的学生,完成整个随机抽取。子任务二:抽奖动态效果教师:抽奖时,缺乏动态效果,这样开起来一点都不吸引人,因此设计动态效果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设计成当抽奖盒被单击时,抽奖盒子忽大忽小,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这些都是改变抽奖盒的外观。请大家设计抽奖时的动态效果。学生:设计抽奖动态效果的脚本。教师:抽奖的动态效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设计。子任务三:建立不重复抽奖机制教师:为了避免重复中奖,建立不重复抽奖的机制很有必要。在设计时,只要将已经中奖的学生移除就好。可以使用积木,但是需要删除的学生列表的需要。因此在产生中奖序号是应该将需要保存起来,这里就需要用到变量来存储。此外,为了任务四——恢复初始状态,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列表,来存储被移除的学生名字。子任务四:恢复初始状态教师:抽奖完了,为了方便第二轮抽奖,需要恢复初始状态,就是将中奖学生名单中的学生移入学生名单,名单的顺序无关紧要,因为抽取是随机的,和顺序无关。移入的方法很简单,将中奖学生名单列表中的学生逐个移入学生名单即可。使用有限循环就可以完成。此外,还需要一个按钮触发,因此也需要增加一个按钮角色。学生:完成恢复初始状态脚本。
作业设计 根据随机抽取的原理,我们设计了随机抽取器。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不重复地随机抽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设计随机抽取器,在设计中进一步掌握列表的操作方法。随机抽取综合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道具辅助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