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筑长城》导学单1、能够使用程序中for循环实现图形规律性变化;2、能够利用绘画辅助线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图形角度问题;3、通过同学们熟悉的长城,使同学们认识到编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体会编程对我们创新思维的锻炼的特别之处,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编程的热情和兴趣。1.观察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诗歌,它是指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我知道有的同学甚至去长城游玩过,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长城的图片,长城弯弯曲曲的形状像什么?【任务一】:请同学们观察上图中长城城墙图形,在下面框中画出长城的城墙外观。2.分析长城外观如何用GoC编程软件来画出一座万里长城呢?如果我们想用代码画出长城的城墙外观,我们要近看一下长城,分析分析它的城墙外观有什么规律呢?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组成的呢?【任务二】: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框中画出长城基本图形。3.用GoC编程软件“筑长城”【任务三】:(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在GoC编程软件中画出这个基本图形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填补下面的代码。注意分析笔画移动的长度和笔画转弯的角度。【任务四】:填写下面的代码,将基本图形进行程序组合,写成一条组合命令。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段程序中重复的操作是什么?这组动作重复了多少次?如果要修筑有 1000 个“几”字图形的长城城墙,该怎么办呢?请大家观看完“认识for循环”的视频,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到循环的规律,完成任务五。【任务五】:完成多次循环流程图请你绘制包含一千个基本图形连接的长城城墙外观图形,请问同学们你计划怎么做呢? 请填写下面的表格。程序 说明int main( ) { for(int i=1;i<= ;i++) { 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t(90).fd(50).rt(180); } return 0; }修改修筑长城的程序,画出如图的多个山丘图形今天的内容你学会了吗?看看自己收获几颗星吧。项目 评价内容 星级自我评价 1、了解for循环语句是重复结构2、知道for语句的简单格式3、会用for语句实现重复多次的操作家长评价 今天的内容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对照学习目标)教师评价 今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如何?(共15张PPT)第5课 筑长城信息技术 六年级下册了解for循环语句是重复结构知道for语句的简单格式1学习目标会用for语句实现重复多次的操作1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意志和力量。找规律长城的城墙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长城的城墙呈 “几”字形连续排列。找规律请同学们近看长城的外观,思考构成长城城墙的基本图形√试一试如何用学过的知识画出长城城墙的基本图形呢?注意分析画笔移动的长度注意分析画笔转弯的角度int main(){}p.fd(50).lt(90);p.fd(50).rt(90);p.fd(50).rt(90);p.fd(50).lt(90);如何使用”.”连接符使多行代码简化为一行?p.rt(90);//使画笔默认朝上的方向朝右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使多行代码简化return 0;return 0;想一想如何绘制由6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城城墙图形呢?int main(){p.rt(90);//方向朝右//画第一个基本图形//画第二个基本图形//画第三个基本图形//画第四个基本图形//画第五个基本图形//画第六个基本图形return 0;}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想一想①这段程序中重复的操作是什么?②这组动作重复了多少次?③如果要修筑有10000 个“几”字图形的长城城墙,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可以减少复制粘贴操作呢?画基本图形6次for循环命令假如现在有一个软件工程师,请你绘制包含一千个基本图形连接的长城城墙外观图形,请问同学们你计划怎么做呢?练一练程序 说明//程序名:修筑长城 int main( ) { return 0; }for循环结束标记for循环首语句for循环开始标记循环体p.rt(90);//画笔向右for(int i=1 ; i<=1000 ; i++ )p.fd(30).lt(90).fd(30).rt(90).fd(30).rt(90).fd(30).lt(90);起始表达式条件表达式末尾循环体{}显身手修改筑长城的程序,画出多个山丘的图形思考一下:1.基本图形是什么?2.如何画出这个基本图形?3.程序循环了几次?显身手修改筑长城的程序,画出多个山丘的图形课后任务请同学们判断上面这个程序是画出了哪个图形?课后任务暂停视频总结归纳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1.for 循环语句的结构、格式2.利用for循环语句解决规律性实际图形问题。下节课再见!第五课《筑长城》微习题1.你能用for循环语句画出正三角形吗?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呢?提示:画正多边形的关键是要知道每次旋转的角度,这个角度如何算出来呢?可以总结出计算公式吗?2. 你能用for循环语句画出下面的图形吗?3. 如果要绘制包含一万个基本图形连接的长城城墙外观图形,下面的填空处该填什么呢?int main( ){for(int i=1;i< ;i++){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t(90).fd(50).rt(180);}return 0;}第 5 课 筑长城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 用对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今天的信息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使用程序中for 循环实现图形规律性变化。能力目标:能够利用绘画辅助线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图形角度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同学们熟悉的长城,使同学们认识到编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体会编程对我们创新思维的锻炼的特别之处,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编程的热情和兴趣。三、学情分析学生进入青春早期,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求知意识较强,好奇心较大,喜欢问为什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使用数学方法分析图形基本规律,掌握for 循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学会运用for 循环解决规律性实际问题。五、教学策略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答疑环节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教 学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师:请同学们朗读《咏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咏长城》是唐代诗人汪遵登临长城时所作的一首绝句。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城这一军事设施的由衷赞美之情,也让我们身临其境。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师:请同学们朗读《清平乐 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指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气魄,一种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师:有的同学甚至去长城游玩过,肯定很开心!请问我们远看长城它的弯弯曲曲的形状像什么?(蜿蜒盘旋,像一条长龙!)请问同学有没有仔细的近看过长城呢?师:请同学们画一画长城。展示图片(长城)小组讨论从问题角度切入,激发同学们的讨论。展示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环节一:寻找规律师:万里长城,很长很长,那么请问我们的代码呢?也有几万里长吗?师:请问谁思考出了近看长城的城墙外观呢?师:请同学们在P27“试一试”完成(1),画出构成长城城墙的基本图形。(把同学们画出的各样图形放在一起,同时PPT展示长城城墙的外观,请同学们选出正确的图形。)培养分析能力小组合作实践自主寻找长城城墙外观规律,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七、教学过程环 节 二: 编 写 基 本 图 形代码 师:本节课,我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讲解正确的小组得 1 分,讲解错误的小组扣 1 分。 师:给大家 2 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在 P27 “试一试”完成(2),将下列程序填写完整。 (老师提醒同学们的填写技巧和分析方法,画图的分析方向和角度,注意笔画默认方向和每画一条线之后的改变方向。) 师:我们分小组画出在 GoC 软件中画出这个基本图形。 int main( ) { p.rt(90).f d(50).lt(90).fd(50).rt(90).f d(50).rt(90).fd(50).rt(180); return 0; } 学生勤动脑 课堂小组互动 学生作为 小老师讲解 试错 老师配合学生引导学生 自主分析问题 (教师从学生的错误思路中,引导出正确的思 路) 视频观看 学生主角课堂自主教师辅助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观念,启发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寻找编程的科学规律, 利用编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环 节三: 复制基本 图形, 绘制长城城墙图形 师:我们复制粘贴基本图形代码,得到错误图形,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给大家 5 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在 P27 “试一试”完成(3),将绘制一个基本图形的程序组合,写成一条组合命令,并在下面的框中编写程序,绘制出如图 5-1 所示的长城城墙图形。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派代表作为小老师进行课堂讲解,这一环节的具体运用。 int main( ) { //画第一个基本图形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 t(90).fd(50).rt(180); //画第二个基本图形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 t(90).fd(50).rt(180); //画第三个基本图形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 t(90).fd(50).rt(180); //画第四个基本图形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 rt(90).fd(50).rt(180); //画第五个基本图形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t (90).fd(50).rt(180); //画第六个基本图形p.rt(90).fd(50).lt(90).fd(50).rt(90).fd(50).r t(90).fd(50).rt(180); return 0; } 试错 提升思维 小组讨论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教师故意复制粘贴基本图形代码,得到错误图形,引发同学们思考分析。环 节四: 观察并分析 师:给大家 5 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在 P28 “试一试”完成(4),观察并分析任务(3)中完成的程序,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段程序中重复的操作是什么? ②这组动作重复了多少次? ③如果要修筑有 1000 个“几”字图形的长城城墙,该怎么办呢?能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填写完成如图 5-2 所示的多次循环流程图吗? 师:我们分成小组,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作为小老师进行回答并分析原因,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分析。 观察能力 学生活动 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回答 通过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讲解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创新思维。环 节五: 循环秘诀 师:假如现在有一个软件工程师,请你绘制包含一千万个基本图形连接的长城城墙外观图形,请问同学们你计划怎么做呢? 师:请同学们打开 P28,看循环秘诀。 神奇的魔法代码,for 循环语句,我们使用 for循环语句就能快速绘制出我们想要的重复内容。 师:根据 P29 的内容,我们来认识一下 for 语句的结构。 师:请各组的小老师进行具体规律的讲解,其他小组作为评委进行纠正和评价。 循环,是程序设计中的一种常用结构, 作用是简化一组重复的命令。 重复执行的命令称为循环体,重复的次数称为循环次数。 学着做:简化重复筑长城的程 序。 int main( ) { for(int i=1;i<=6;i++ ) for 循环首语句 { for 循环开始标记 p.rt(90).fd(50).lt(90) .fd(50).rt(90).fd(50).rt (90).fd(50).rt(180); 循环体中的语句 } for 循环结束标记 } 说明:int i=1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i,用 启发同学们自主寻找规律 化繁为简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编程的问题。 学习循环秘诀于记录循环次数,并存入数值 1。i<=6 当i 的值小于等于 6 时,控制程序去执行循环体。i++将变量 i 里面的值增加 1。环 节六: 知识拓展 课堂总结 师:给大家 5 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完成P29“显身手”的(1)和(2),(1)修改修筑长城的程序,画出如图 5-3 所示的多个山丘图形。 师:请同学们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呢?请派小老师进行课堂总结。 for 循环语句的结构、格式; 利用for 循环语句解决规律性实际图形问题。 课堂拓展 总结提炼 迁移学习快速运用 培养同学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 筑长城.docx 第5课 筑长城.pptx 第5课《筑长城》-习题与评价.docx 第5课《筑长城》-导学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