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实验报告单第( )小组 组长: 组员:人能看见东西、听到声音、感觉冷暖是因为人有眼睛、耳朵和皮肤等()器官,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是( )部分,机器人的大脑是( )部分。请在下图的框内填入机器人的几大组成部分如果让你作为机器人工程师来设计一台机器人,你希望它拥有哪些功能呢?请大家结合实际,按照以下思路来设计你们的机器人吧!机器人的名称: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具有什么功能?你还可以尝试把机器人的设计草图画出来:●eoo00:0600000000000M回USB DC9VON OFF-POWERRUN(共18张PPT)第1课 走进机器人世界信息技术 五年级下册1什么是机器人2机器人的组成3机器人方案设计在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了解病情做出诊断进行治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医生是怎么给你看病的呢?人类的智能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电影《超能陆战队》大白机器人是怎样工作的呢?请同学们思考:1.大白是一个拥有什么功能的机器人?2.大白是怎样工作的呢?医疗机器人全身扫描做出诊断治疗伤口全身扫描做出诊断治疗伤口行为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机器人是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如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行动能力)的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装置。一什么是机器人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智能路灯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吧?机器人的组成:感知部分控制部分机械部分让我们梳理一下:具有一定感知能力的部分?感知部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部分?控制部分执行动作、做支撑作用的部分?机械部分机械部分感知部分控制部分传感器微电脑执行部分支撑部分练一练:大白的这三个部分分别是什么?生活中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生活中的机器人:我们身边的机器人:你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吗?按照以下思路设计一个机器人来帮你做吧!1.这个机器人叫什么名字?2.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具有什么功能?3.它需要感知什么信息?4.它需要懂得什么知识?5.它需要拥有什么机械部件?小组合作:分享时刻: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设计的机器人吧!一什么是机器人二机器人的组成三机器人方案设计机器人是模仿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制造出来的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装置。感知部分:传感器控制部分:微电脑机械部分:执行部件、支撑部件等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依据一定的思路设计某一功能的机器人方案。课堂总结感谢观看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实验报告单第( )小组 组长: 组员:人能看见东西、听到声音、感觉冷暖是因为人有眼睛、耳朵和皮肤等(感觉)器官,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是( 传感器 )部分,机器人的大脑是( 电脑 )部分。请在下图的框内填入机器人的几大组成部分如果让你作为机器人工程师来设计一台机器人,你希望它拥有哪些功能呢?请大家结合实际,按照以下思路来设计你们的机器人吧!机器人的名称: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具有什么功能?你还可以尝试把机器人的设计草图画出来:●eoo00:0600000000000M回USB DC9VON OFF-POWERRU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走进机器人世界》学校名称 执教教师课程内容 《走进机器人世界》 课程学时 40min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五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选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编写的《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1课。本课具体学习的内容是认识智能机器人,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常见的智能机器人,总结智能机器人的特征,能说出智能机器人主要组成部分,并能够尝试设计一个机器人方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对智能机器人内部构成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亲近感、认同感。二、学科素养与教学目标(一)学科素养 1.能够检索信息来判断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机器人(信息意识) 2.能够依据特定的需求,设计出一个智能机器人方案(计算思维) 3.针对智能伦理问题,能正确看待机器人行为,主动将机器人设计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信息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阐述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功能、类型与特征 能够准确地说出简单机器人的各组成部分 能够辨别出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机器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实验活动,理解智能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及原理 通过应用活动,能设计初步的智能机器人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智能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智能机器人及编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智能机器人应用与问题解决意识,能正确看待机器人行为,主动将机器人设计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实验活动,理解智能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和原理 2.通过应用活动,能设计初步的智能机器人方案 (二)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学习智能机器人及编程的兴趣,能正确看待智能机器人行为,主动将机器人设计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四、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形态都有一定的了解,也对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哪些属于机器自动化技术、哪些属于智能机器人存在认知上的困惑。因此,学生对学习机器人组成、判别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有较大的兴趣,希望通过课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五、教学策略(一)任务驱动式学习策略 认知机器人:任务一(智能机器人具有哪些特征)——任务二(总结智能机器人的组成部分)——任务三(设计一个智能机器人方案) (二)协作学习策略: 设计机器人方案:组成学习小组——明确任务,通过头脑风暴收集小组智慧——形成设计方案——协商调整——小组分享 (三)引导式学习策略: 教师利用微课,智能机器人在线体验平台开展多个活动:微课引导学生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基于在线体验平台感知机器人的组成部分与工作原理。六、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微课视频 在线智能机器人体验平台(CODE平台) 互联网教学平台/iPad 智能机器人图片/视频 机器人设计方案范例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感知与体验通过观看视频,发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机器人的概念进行了解。通过回忆在医院看病的情景与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机器人大白进行诊疗的情景进行联系和对比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电影中的大白机器人做了哪些事情? 发布任务一:了解什么是机器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建议5min)实验与探究小组讨论,并总结刚才所呈现智能机器人的共同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对智能路灯机器人的部分组成进行学习,进而探索和发现电影中较为复杂和智能的大白机器人的三大组成部分。展示简单的智能路灯机器人的工作场景 引导学生能对简单机器人的各个部分进行辨别,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理解。 发布任务二:智能机器人的组成部分直观体验智能机器人的各部分功能,启发思考,总结出智能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建议10min)应用与实践小组分工,确定任务 通过寻找资源,确定问题解决的方案 形成最终版的智能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并画出初步的模型图 方案分享发布任务三:依据下面的思路设计一个机器人: (1)这个机器人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这个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 (3)它需要感知什么信息? (4)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实现机器人的功能? 注: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好问题情境,如防疫、智能家居等 教师提供资源网站或者资源库并提示学生问题解决的步骤 组织小组作品分享展示活动拓展学习宽度,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建议15min)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智能机器人的特征与构成要素,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相应的机器人 课后搜集生活中其他常见的智能机器人,并继续优化机器人设计方案(建议5min)八、教学结构图九、学习评价综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地评价: 诊断性评价:利用习题,通过抢答的方式,判断哪个属于智能机器人 形成性评价:通过小组间的机器人方案的分享活动,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进行评价 总结性评价:作品评分与评语,小组互评和自评。在线机器人体验平台链接:CODE平台(海洋保护智能机器人):https://studio.code.org/s/oceans/lessons/1/levels/2爱熊智学空间(AI体验):https://teacher.e-ai-/experienc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各类机器人介绍.mp4 智能路灯机器人的工作展示.mp4 深圳牛登上春晚舞台.mp4 电影《超能陆战队》片段.mp4 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世界.pptx 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世界实践报告单 答案.docx 第一课 走进机器人世界实践报告单.docx 第一课《走进机器人世界》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