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食物中贮存的能量,及“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及解释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定食物中贮存的能量,明确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教学难点
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准备好导学案
(2)演示实验“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的材料和用具,热量测定仪、酒精灯、试管、温度传感器等。活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各小组要用到的矿泉水瓶,集气瓶,毛玻璃片,吸管,澄清石灰水,木条等。
(3)同屏软件的调试使用,两个探头的温度传感器的使用
2、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程,完成导学案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学导入 出示汽车开动并加油和学生运动的图片。提问:我们知道燃料为汽车的正常启动提供了能量,人的能量来自哪里呢?(食物) 食物中真的有能量存在吗?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相同吗?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0.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写板书) 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答:人的能量来源于食物。聆听,思考问题 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不同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差异 我这里有两种食物——一种是核桃,一种是馒头,期中核桃和馒头中含有的主要的营养成分分别是什么呢?馒头中主要含有淀粉,核桃中主要含有脂肪,那核桃和馒头这两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相同,如果不相同,哪种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更多呢?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演示实验,体外燃烧核桃和馒头。事先用薯片盒子,锡纸制作出简易的热量测定仪,在实验中我们还会用到解剖针,试管,酒精灯,温度传感器来测定水温和手机里温度传感器的配套APP等。 事先在试管中加入10ML水,用1克的馒头和核桃来做实验,连接好温度传感器,并投屏到电脑上,下面我会请两位同学协助我。点燃两种食物后,立刻放在热量测定仪中,直到火熄灭为止,其他同学观察水温的变化。在电脑屏幕中显示出温度的变化。 1mL水的质量为1g,受热时每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为4.2 J。因此,用燃烧样品使一定体积的水升温的方法可以估算出食物中所含的热量。食物的能量(KJ/g)〓水温升高值×水质量×4.2÷食物质量÷1000 通过测定我们发现,燃烧核桃,水温升高的更多,说明核桃中所含的能量更多一些。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其中请两位同学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亲自验证食物中含有的能量不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引出概念: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每克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贮存能量的多少。据测定,每克糖类贮存的能量是17KJ,蛋白质为23KJ,脂肪是38KJ。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糖类,其次是脂肪,脂肪主要是作为储备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学生认真聆听学生回答问题 对所学问题的回顾,做到温故知新
四、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通过实验可以证实,食物中贮存的能量可以通过燃烧释放出来,燃烧中需要氧气。介绍食物在体外燃烧的本质。思考:人体细胞摄取的营养物质怎样释放出能量呢?在细胞中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呢?【分组实验】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试剂和用具:学生分组,矿泉水瓶(每组2个),吸管,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一)学生分组实验1、将矿泉水瓶标号为A和B,取一只吸管,向A瓶中连续呼气数次,然后盖上A和B瓶的瓶盖。2、向A和B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盖上瓶盖,然后摇晃,比较两瓶中的液体的浑浊程度。同屏同学们在课上的成果,并找同学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原因。(二)教师演示实验1、选择集气瓶,标号为C和D,取一只吸管,向 C瓶中连续呼气数次,然后用毛玻璃片盖上C瓶和D瓶。2、将燃找的木条分别放入C和D瓶中,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的长短。学生填上表格:气体成分处理办法记录实验现象A瓶由肺内呼出气体B瓶空气C瓶由肺内呼出气体D瓶空气【实验现象】1. ( A )瓶中石灰水出现浑浊。2.燃烧的木条放入( C )瓶中更快地熄灭。结论::1.肺部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高于 )空气。2.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高于 )肺部呼出气体。 【讨论问题】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少而二氧化碳多呢?解析:细胞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了二氧化碳。 思考问题学生分小组来实验填上导学案中表格 学生讲解学生认真观察,找小助手协助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填上表格学生回答小组讨论找同学回答 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展,极大的增加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通过分组实验的进行,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五、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被称之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意义:一部分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六、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 1、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2、人体内需要氧气的是( )A.静脉血 B.细胞 C.肺 D.气管3、澄清石灰水遇哪种气体变浑浊(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4、人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糖类 B.二氧化碳 C.能量 D.葡萄糖5、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吸入氧气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C、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6、白天教室里不少同学出现“打哈欠”的现象,这是因为( )A、“打哈欠”会传染 B、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C、人多,氧气多,二氧化碳多 D、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 学生独立做题目然后小组讨论总结分析找出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纠正错误。 学以致用当天检测知识巩固的更好
七、板书设计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食物的热价二、糖类:17KJ,主要能源脂肪:38 KJ,储备能源蛋白质:23 KJ,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三、呼吸作用1、概念2、意义:
八、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亮点
课堂上使用了温度传感器,同屏软件及热量测定仪。通过热量测定仪可以测出食物中的所含的能量,原理就是应用1mL水的质量为1g,受热时每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为4.2 J。因此,用燃烧样品使一定体积的水升温的方法可以估算出食物中所含的热量。
用两个探头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同时测定两种食物燃烧时使水温升高的温度变化,并投屏到多媒体屏幕中,学生观察的很直观,更好理解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不同。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在课堂上的实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实验来获得一些知识,这样学习效果更加好。
二、存在的缺陷及今后的改正地方
1、选择的两种食品,一是核桃,核桃比较容易点燃,另一个是馒头,馒头比较潮湿不干燥,所以不容易点燃,点燃的时候花的时间较多。
2、同屏软件用的时候,网络不稳定,所以出现掉线的情况。
3、热量测定仪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