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第1节 人类的食物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人类的食物》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的开篇章节,本节内容意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自己动手,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对照食物猜测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再回顾学过的《鉴定种子的成分》的检测方法引出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学生掌握检测方法后,自己选择多种食材,检测其中的一种营养成分,明白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最后再通过视频和图片为学生学习下一个内容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说出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三大产热营养素。 2、能力目标:(1)利用检测蛋白质、维生素C的方法,尝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2)通过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认同科研过程要有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教学难点:实验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四、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种子中含有水、无机盐、淀粉和脂肪等物质,本节课要利用已知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继续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爱动手,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师要注意充分的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六、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准备: 演示组:试管架、试管4支(上标甲、乙,A、B,)蛋清稀释液、双缩脲A、B液,清水1杯,空烧杯1个,滴管3支,橙子汁、高锰酸钾溶液 1组: 实验报告单,托盘,酒精灯、火柴、小刀、试管架、试管夹4个,试管4支,白纸,镊子1把 2组:实验报告单,托盘,酒精灯,火柴,小刀,解剖针4个,白纸,镊子1把 3组:实验报告单,托盘,小刀,白纸,镊子1把 4组:实验报告单,托盘,小刀,白纸,试管架,试管4支,碘液,烧杯4个,滴管2个,清水1杯。 5组:实验报告单,托盘,试管架,试管4支,双缩脲A、B液,清水,烧杯4个,滴管2个。 6组:实验报告单,托盘,试管架,试管4支,高锰酸钾溶液,清水,烧杯4个,滴管2个 食物准备:淀粉液、橙子汁、梨子汁等果汁、各种蔬菜、水果、大豆、花生、玉米、肉等食物。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各种食物,问学生想不想吃,告诉学生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的课题。 引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看到众多美味的食物,大家想吃吗?(想),想吃也要注意饮食的搭配,如果我们长期只吃自己爱吃的食物,就有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那么,食物里有哪些营养成分,怎么检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起研究第八章第一节《人类的食物》。(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由常吃的食物分析引出食物中可能含有的六大类营养成分:水分、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回顾上学期学习的《鉴定种子的成分》中检测水分、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法,引出蛋白质、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维生素C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发生褪色反应。教师演示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布置每组所检测的营养成分,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自主选择食物,开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展示。小组依次展示本组的实验现象,组长汇报实验结论。评比实验做得最好的一组,分析这一组做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针对实验中学生选材不当出现的实验未当堂完成进行探讨,师生共同分析原因,讨论改进方法。(三)学有所获: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拓展延升:以饮食搭配不合理的典型例子激发学生学习下一节内容的兴趣。视频:大头娃娃图片:饥饿的非洲儿童和肥胖的中国少年。婴儿的枕秃和O形腿。师小结:这些孩子都是饮食不合理引起的。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缺乏会引发的一些疾病,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八、板书设计:人类的食物水 糖类无机盐 蛋白质维生素 脂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