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三角形全等“边角边”的内容.2.会运用“SAS”识别三角形全等,为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创造条件.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教学重点】用SAS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的书写格式.【教学难点】1、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2、用SAS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与平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你的数学底蕴全等知识知多少 1. 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 两个全等三角形具有怎样的性质?3. 已知 △A B C ≌ △A'B'C',试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4.两个三角形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说明它们全等?能否用尽可能少的条件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①只给一条边长为4cm ②只给一个角为60°2、当满足两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又分为哪些情况?①一边长4cm,一内角30°:②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③两边长分别为2cm和4cm:3.当满足三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又分为哪些情况?满足三个条件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两边及一角的情况。二、自主探究(一)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两边分别10cm、8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45°,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同学的进行比较、交流,你发现了什么?2.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1)读句画图: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acm、b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β,那么这样作出的三角形能否也互相重合呢?已知:△ABC求作:△A`B`C`,使A`B`=AB=a,∠B`=∠B=β,B`C`=BC=b.(2)把△A'B'C'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A'B'C'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归纳总结: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二)探究:如果“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三、例题解析:例1:例1、已知:如图,AD∥BC,AD=CB.求证:△ADC≌△CBA。(提示: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CB(已知),二是___________,还能再找一个条件吗?可以小组交流后再完成)证明:变式1:已知:如图,AD∥BC,AD=CB. AE=CF 求证:△ADF≌△CBE。变式2:已知:如图,AD∥BC,AD=CB. AE=CF 求证:△ADF≌△CBE。归纳:证明的书写步骤:1.准备条件:2.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4、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根据题目条件,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⑴ AC=DF,∠C=∠F,BC=EF; ⑵ BC=BD, ∠ABC=∠ABD.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5、课时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哪种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证明的书写步骤是什么?ABCABCBCADBCADEFFEDA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