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

资源简介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重要概念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内容标准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分析资料、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难点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为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的第1节。教材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土地、森林和环境污染。本节内容主要是从这三方面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使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本节课需要落实的知识内容不多,重点在于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和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所以保护地球、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个体的共同责任。
重要概念及事实性知识梳理
重要概念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
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
A 人类活动对土地产生影响
A1 无限制的利用土地,使全球人均拥有土地量减少,可利用土地量减少。
A2 不科学和无限制地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等严重影响生物圈稳定的问题。
B 人类活动对森林产生影响
B1 人类对森林过度砍伐、利用,使森林面积减少。
B2 森林减少导致众多生态问题,如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C 人类活动会产生环境污染
C1 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
C2 控制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物圈的稳定。
设计思路
本节课需要落实的知识内容不多,重点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培养。生物学科作为科学课,有其独特的逻辑思维特点,讲求从事实证据、数据出发,以理服人,作为有一定科学知识基础的中学生,可以从理性数据、证据分析入手,从数据、影像资料中感受感性内容,得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之大,生物圈的保护迫在眉睫的观点。
所以本节课选用了很多图片、视频以及数据资料供学生使用,希望提高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资料、数据的能力;通过拟定环保守则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升华,初步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土地变化资料、各种图片资料、森林微课资料、调查本地酸雨情况微课视频资料、PT、板书设计、导学案。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播放视频:《地球及污染》 问:从这段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人类活动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这也说明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到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呢?引出本节课题。(板书: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通过视频中美丽的地球与污染的地球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之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出示人类活动的图片。 问: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 出示环境变化的图片。 问:环境变化会影响人类生活吗? 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板书:人类活动影响 生物圈) 根据图片,说出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的直观体验,感受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感受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且初步产生保护环境的想法。
二、土地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出示图片:讲解土地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及目前土地资源现状。 问:(1)哪些人类活动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逐年减少? (2)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3)如何保护土地? 小结: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土地(板书:合理利用土地)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与积累,和教师给出的图片,回答问题。 通过给出土地现状以及分析土地减少的原因,理解保护土地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并且初步建立合理利用土地的思想。
三、感受森林对生物圈、人类产生的影响 播放视频:森林微课 问:(1)森林有什么作用? 森林被毁的后果是什么?
问:森林面对这样的威胁,那么我们应该做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人类应该注意保护和扩大森林。 (板书:保护和扩大森林) 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森林? 生: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问:没有使用过一次性木筷的同学举手? 不知道它对森林有危害的请举手?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一次性木筷的危害,还要去使用它呢?还有人去生产它呢? 【活动】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 活动形式:召开研讨会,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 角色:政府官员、林场场长、林场工人、木筷加工厂厂长、餐厅经理、消费者、卫生防疫人员 议题:1、使用一次性木筷有什么利弊? 从保护环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可采取什么解决方案? 看微课,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 召开研讨会 “市委书记”主持会议,各种角色代表进行发言。 利用微课,介绍森林的作用以及森林被毁对生物圈的影响。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召开研讨会,让学生能从社会各行各业的角度去思考,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并且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能以这种方式参与到保护森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什么是环境污染? (2)人类的哪两种活动会引起环境污染? (3)这些活动会产生哪些污染物? (4)这些污染物中都有什么会污染环境? 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应该控制所有的环境污染。(板书:控制环境污染) 【调查】调查本地的酸雨情况 播放微课:调查本地的酸雨情况,指导学生回家收集雨水,测定各地区雨水的ph值。 自主学习 回答问题 观看微课 用自主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且通过课后调查活动,让生物课走进学生的生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拓展练习。 认同保护生物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对学生的未来表示期待
六、拟定环保守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定环保守则。 回答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拟定环保守则,组员共同宣读环保守则 通过拟定环保守则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当中的环保小事也能够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并且通过宣读的方式,更增加了仪式感,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
影响
) 合理利用土地
人类活动 保护和扩大森林 生物圈
控制环境污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流畅,这也是因为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和资料分析讨论,基本完成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和初步确立保护生物圈思想的任务。
本节课的示例很多,而且也很关键。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收集准备。为了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的这次研讨会,学生回家也收集了很多资料,做了准备,讨论效果也不错,学生能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收集到的资料也相对比较简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可以让资料更加充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