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认识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并讲述苔藓、蕨类植物生活环境及特征,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各类绿色植物情感。【教学重点】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进一步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引入 古代诗人常常用优美的诗句来形容植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你知道“苔”和“卷柏”分别属于哪类植物吗? 思考回答自主学习 巡视指导 阅读教材39-41页,勾画重点知识,并完成导学案。共同探究 探究一:观察苔藓植物观察方法:先整体观察苔藓植物的着生情况、形态;再进一步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苔藓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1、苔藓植物的植株形态?2、苔藓植物的根、茎、叶有什么特点?3、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组织学生讨论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探究二:观察蕨类植物观察方法:先整体观察蕨类植物的形态;再进一步仔细观察蕨类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最后观察叶片背后的孢子囊。1、蕨类植物的植株形态?2、蕨类植物的根、茎、叶有什么特点?3、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组织学生讨论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思考、讨论对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结合教材讨论、总结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讨论、总结结合教材讨论回答知识梳理 同学们完善导学案并思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完善导学案 汇报课堂小结 提问:为什么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进化的观点,进行总结。 思考,回答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板书设计】第3节 植物的主要类群——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植物类型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生活环境 阴湿的环境 阴湿的环境主要特征 有假根,起固定作用; 有茎、叶,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 叶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水、无机盐 有根、茎、叶 并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常见种类 葫芦藓、地钱、墙藓 蕨、肾蕨、满江红、卷柏、贯众等与人类关系 有助于形成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食用、入药、观赏、绿肥与饲料2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