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下复式统计表P36【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出示“三(1)班学生人数统计表”:老师在课前问了你们老师,他把你们班级的学生人数情况给我发了这样一张统计表,认识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叫单式统计表:板书)请你仔细观察,从这张统计表里我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三(1)班学生人数统计表性别 男生 女生 合计人数 22 16 38感谢你们,从一张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帮我获得这么多的信息,今天我们来继续来研究统计表。(板书)二.合作探究,认识特点1.提出问题师:老师也是教三年级的,想了解我们三年级段各班学生人数情况吗?这里有我们三年级4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信息,你也能帮我设计一张统计表吗?出示信息:三(1)班男生人,女生人;三(2)班男生人,女生人;三(3)班男生人,女生人;三(4)班男生人,女生人;(小组合作: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上面四条信息,按照三(1)—三(4)顺序,设计一张统计表。)2.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情况,收集资料。可能是4张单式统计表、2张复式统计表、1张复式统计表3.互动交流(1)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设计的?4张单式的:我们设计成了4张单式统计表2张复式统计表:我们把其中两个班级给合并了起来。1张复式统计表:我们把4个班级都合并起来了。(2)讨论,选择哪种更合理?(我会选择哪个)说说理由。4.完善表格(1)认识表头:合并起来后哪里还需要修改的?表格的第一格要怎么写?我们先看这张表格它反映了哪些内容?(有班级、性别、人数)那怎样把这三部分内容在这一格里面体现呢?把第一格分成这样的三份,靠近横行的写横行反映的内容:性别,靠近竖行的写上班级,中间斜的部分写上表格中间反映的人数。(2)标题改动:三(1)-三(4)学生人数统计表(3)写上日期5.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6.感受特点(1)观察这个全新的统计表,你还能分析出什么信息?(学生说)(2)这张复式统计表与刚才的单式统计表比较一下有什么优势?(便于比较、内容更多)(板书)7.学生推算:我们学校的三年级有7个班级,根据这4个班级的人数你能推算出我们三年级段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吗?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1.介绍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2.小区垃圾分类情况(先看表中包含了哪几项内容)3.下表是三年级3名男同学4次跳绳练习的成绩 成 绩 次数 (下) 姓 名 一 二 三 四胡晓宇、陈明 145 169 150 158朱敏杰、李涛 157 160 164 167李嘉诚、陈一涵 135 155 160 164 (1)在这4次练习中,朱敏杰和李涛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相差( )下。在这4次练习中,( )有3次的成绩都低于160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哪组同学去参加跳绳比赛?为什么?四.课堂小结1.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延伸: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有更多的数据呈现方式,像今天的复式统计表还可以制成这样的统计图(演示视力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垃圾分类的制成扇形统计图),不过统计表也好,统计图也好,各有各的优点,我们不能学了新的,丢掉老的,只要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五.板书设计 内容丰富多张单式统计表合并——复式统计表 便于分析 易于比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