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计算机安全--安全防护用软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并掌握“360安全卫士”工具的使用,学会查杀恶意软件、还原浏览器IE默认主页、清除使用痕迹等操作。2、掌握检测、修复系统的方法。3、掌握查杀木马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剖析、讲解、演示与学生操作、体验、交流等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个别辅导,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恶意软件、恶意插件的讲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随便打开不健康的网站和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查杀恶意软件、还原浏览器IE默认主页、清除使用痕迹等操作。 2、让学生掌握使用软件检测修复系统。3、让学生掌握利用软件查杀木马。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播放“熊猫烧香”病毒案告破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2、简要介绍计算机病毒入侵事件提问:同学们,你平时听说过哪些计算机病毒 有没有遭受过计算机病毒的侵扰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介绍近年来一些重大计算机病毒入侵事件。3、简单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传播途径。4、揭题并板书课题:安全防护用软件。二、下载和安装安全防护软件1、安全防护软件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目前常用的安全防护软件。常见国产安全防护软件有360、瑞星、金山等,在中国常见的外国安全防护软件有卡巴斯基、诺顿、小红伞等。2、下载和安装防护软件以“360安全卫士”为例,教师演示。学生对照教材上的步骤完成软件的下载和安装操作。三、使用安全防护软件1、检测并修复计算机教师介绍什么叫“插件”和“系统漏洞”,以及恶意插件和系统漏洞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记者采访“熊猫烧香”病毒发明人的视频对话,引出保护计算机其实只要把计算机的漏洞给堵上,就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入侵。让学生自学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电脑体检,清除恶意插件,修复系统漏洞。2、查杀木马教师介绍“木马”的危害以及“木马”与其他计算机病毒的区别。请一位学生上来,按照教材步骤演示如何查杀木马。3、安全防护软件的其他主要功能和设置学生自主探究“360安全卫士”工具栏中还有哪些功能,怎样操作。小组交流、共享探究成果。全班交流,学生演示,互评。4、巩固练习清理电脑中的垃圾文件;清理电脑在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指名演示,教师评价。四、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提高计算机安全,还包括很多方面,要提高防范意识,定时清理计算机。另外,保证计算机安全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希望大家都要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文明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自学“知识库”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知识库”,了解压缩软件并进行操作实践。课件出示选择题,检验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补充介绍。3、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本堂课学习情况,完成课后自我评价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