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内容】
概述腔肠动物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螅图片的观察和黑板解析涡虫结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养成爱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能够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重点】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圆柱体、白纸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教材第三页右上角海葵的图片。
[师]:是否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
[生]:花、植物、菊花、向日葵……
[师]:看到图片,同学们都会想到它是植物。你们眼中的花其实是海中礁石上的海葵,有人称它为“海中之花”。听这个名字,同学们也会想到它是植物。然而,答案是海葵是动物,不是植物。为什么和我们眼中的动物不一样呢?我们来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节课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新课教学
学习任务一:腔肠动物
[师]:我们刚才提到的海葵就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腔肠动物。那么腔肠动物有什么特征呢?观看投影仪的图片,分析代表动物——水螅。
[师]:思考水螅生活的环境?
[生]:海里、溪流、淡水……
[师]:虽然水螅和海葵都是腔肠动物,
但水螅不像海葵一样生活在海里,它是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那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分析水螅的身体结构。上面伸出来的这几根,我们称为触手。那如果我们去掉水螅的触手,它下面看起来像什么?
[生]:圆柱体、笔、粉笔……
[师]:总结下来水螅的下半部分像圆柱体。教师展示圆柱体模型。以数学中学到的圆柱体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圆柱面有什么特点。
[生]:处处相等。
[师]:在生物学中,我们说它是分不出前后左右。那么我们水螅的身体也是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那么能不能分出上下呢?
[生]:能。
[师]:因为触手在上面,所以可以分出上下。因此,我们把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把这种体型称为辐射对称。教师在讲解的同时折叠圆柱体解释辐射对称。
[师]:辐射对称的体型对于捕食有什么影响呢?阅读教材第4页回答问题。
[生]: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食物、进行防御。
[师]:那么,我们总结出来了腔肠动物的一个特征是什么?
[生]:身体呈辐射对称。
[师]:我们来接着看水螅的纵切图——教材第五页图。
[师]:由外到内分析,身体有两层细胞,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外和内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接着往里看,内胚层中间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的细胞消化,消化的食物由口排出。在这里我们注意一下,我们人呢?是由口进,从肛门排出,但水螅不是,它没有肛门,所以从口排出。
[师]:这里我们又说到了腔肠动物的一个特征,是什么?
[生]:有口无肛门。
[师]:水螅还有一个特征是体表有刺细胞。那么刺细胞在它身体哪个部位呢?
[生]:水螅身体上长有触手,刺细胞长在触手上。
[师]:回答的不全面。刺细胞大部分在触手上,还有少部分在体表。刺细胞里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
[师]:那我们把腔肠动物的特征总结一下:
[生]:身体呈辐射对称 有口无肛门 体表有刺细胞。
[师]:我们人通过受精卵传递后代,作为动物的水螅是如何繁殖呢?
[生]:不知道。
[师]:水螅有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它属于无性繁殖。
[师]:那么,腔肠动物除了我们说的水螅,海葵,还有什么?
[生]:水母、海蜇、珊瑚虫……
[师]:那么了解了腔肠动物,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第5页,找出答案。
[生]:1、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珊瑚虫分泌物堆积的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师]: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污染以及过度采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因此我们要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爱护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学习任务二:扁形动物
[师]:我们经常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会发现一类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的动物,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动物吗?
[生]:涡虫。
[师]: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我们以涡虫为例,学习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涡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生]:淡水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营自由生活;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师]:以图为例,分析涡虫的身体结构。
头部呈三角形,两个黑色眼点相当于人的眼睛,但没有眼睛高级,它只可以起到感光的作用,不可以成像。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起到嗅觉作用。背面褐色,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它器官都长在腹面,如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生殖孔位于口的稍后方。口内管状的咽、肠等。
[师]:涡虫怎样捕食和消化食物?
[生]:用伸出口外的咽捕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体内,食物在小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从口排出。它和腔肠动物一样,有口无肛门。腹面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
[师]:涡虫的体形怎样?这样的体形有什么好处?
[生]:身体背腹扁平,形似柳叶,也能分出前后、左右、背腹,体长1-1.5cm,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指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师]:前端感觉器官集中,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能产生定向运动。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师]:那我们一起来总结下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师]:那么,扁形动物除了我们说的涡虫,还有什么?
[生]:扁形动物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师]:华枝睾吸虫生殖器官发达(精巢),先寄生在淡水螺中,再感染鱼虾类。血吸虫雌雄异体,雌虫细长,暗黑色,前端细小,后端粗圆,雄虫短粗,乳白色。感染人的过程钉螺为中间寄主。绦虫生殖器官发达,身体呈带状,许多节片构成。身体前端有特化头节。(米猪虫)
[师]:那么了解了扁形动物,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生]:因寄生生活而感染其他生物及人类。
[师]: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生]:都是有口无肛门,都是动物。
[生]:身体结构不同。腔肠动物体表有细胞,而扁形动物有肠和咽……
[师]:我们列表做一个比较:
[师]:学了这么多,我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课堂小结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7页练习1、2题。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五、板书设计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 腔肠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
1、特征 有口无肛门
体表有刺细胞
身体呈辐射对称
2、其他动物: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等。
3、与人类关系:
食用、营养价值(海蜇)
珊瑚礁
二 扁形动物
代表动物——涡虫
特征 有口无肛门
身体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
其他动物: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与人类关系:
因寄生生活而感染其他生物及人类。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所学动物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在讲解时需要借助投影仪。对动物的身体结构需要细致的讲解,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结构图,从内到外分析讲解,学生理解性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