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节 鸟1、 教学目标1. 概述鸟的主要特征。2. 尝试研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3.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4. 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情感。2、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概述鸟的主要特征。(2) 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教学难点(1)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3、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4、 课时准备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示“翼装飞行”这一人类自由飞翔的极限挑战,在惊险刺激的画面中,带出“探究鸟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这一主题,进入新课。 利用视频,将学生带入情景,引入本节课题。多种多样的鸟 1、鸟的种类:9000多种,中国占13%。2、“观察与思考”:比较不同鸟的形态结构的异同 P30—31,展示相关鸟类的喙与足的图片,完成思考题说出鸟喙、鸟足的形态特征,说出鸟的食性与生活环境。分析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的关系,鸟足的特征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3、鸟飞行的特征:远、高、快 分别举例,展示相应鸟类图片。 初步认知鸟类的多样性。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同生物的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的外部形态体型:流线型作用:减少空气阻力B.羽毛:被覆羽毛 正羽:用于飞行 绒羽:可以保温前肢变为翼作用:适于搏击空气内部构造胸肌发达——牵动双翼利于飞行——动力装置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综荐骨——减轻体重,支持躯体3. 生理特点A.消化系统:消化强——及时提供能量 排便快——减轻飞行负担 食量大——供能持久呼吸系统: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循环系统:高效运输养料和氧气4.体温恒定、卵生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进一步认识。总结 总结鸟的主要特征通过各种图片归纳总结鸟的主要特征。 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概念。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鸟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假如自然界中没有鸟类,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促进学生爱鸟护鸟情感的形成。小结反馈 习题检测、反馈。 及时巩固六、 板书设计第六节 鸟1、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型:流线型 胸肌:非常发达1. 外部形态 体表:被覆羽毛 2.内部构造翼:前肢变为翼 骨: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消化: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3.生理特定 呼吸:双重呼吸循环:心脏比重大,心率快体温:恒温动物二、鸟与人类的关系七、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设计紧密围绕教材,以“翼装飞行”这一人类自由飞行的极限挑战入手,引起学生对“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兴趣。借助“观察与思考”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多种多样的鸟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以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的重要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法进行探究。通过归纳、比较、总结出鸟类的主要特征。但是在教学中,未注意到适时请学生单独发言回答,时间较为紧凑等,需要我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