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教学设计1、教材与学生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 学会探究蚂蚁的通讯。1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培养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观察法、实验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探究动物行为的兴趣。1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内容分析本实验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中的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蚂蚁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同学们比较熟悉,但了解不多,取材容易,观察方便。做好这个实验,便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2)、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3)、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方法、态度等内容的恰当评价。3、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时期,对实验课兴趣高涨,但同时在实验课上也有很多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平时实验课少,学生动手机会少,操作不够规范。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对文化课的学习上,对成绩的追求上,或者是手机与电脑上,却很少去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生物。所以,在实验中,需要老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从而保证实验的成功。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1、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自主去观察蚂蚁的行为,思考实验方案。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研究动物的行为和交流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观察、探究一种小动物的行为。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感受科学的研究氛围,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小组协作的乐趣。2、教学流程与教学活动我对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探究的主体,教师为引导,将探究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我将全班同学分为十个小组,要求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完成实验,在最后的交流环节评比出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3、学生活动和问题预设(1)学生活动:学生在上课之前预先找到花坛边上蚁窝,如果不容易找,就放置去皮的红枣,以诱惑蚂蚁出洞,预备好观察蚂蚁的地方。上课后尽快进入实验状态。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有负责放置实验用品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记录的。(2)问题预设:蚂蚁可能不会马上出洞,要想办法让侦查蚁出来;打乱蚂蚁留下的标记后,蚂蚁会乱成一团,要耐心等待,认真观察;实验要多做几次,反复观察记录。三、教学过程1、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上课后教师提问,蚂蚁大家都经常看到,那么蚂蚁是怎样与其他个体交流的呢?由此问题直接导入本次实验。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都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 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 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地点。蚂蚁不会发声, 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然后让学生自己作出假设,用课本的问题顺其自然引入探究问题。2、制定计划教材中的实验材料是石头、小木桥、盛有清水的容器、蚂蚁爱吃的食物,石头搭成小岛,让蚂蚁通过小木桥到达食物地点,实验很难操作,也很难成功,所以我改变了实验计划,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材料:去皮的熟红枣、纸片、双面胶、放大镜、镊子。(1)红枣放在地面上,仔细观察,看看是否有一两只蚂蚁接近来侦察食物,要记住侦察蚁来的时候的必经之路。(2)等侦察蚁侦察完毕后,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的必经之路,然后跟着蚂蚁返回蚁穴。(3)等到看见大批蚂蚁工蚁出动要去搬食物的时候,返回放红枣的地方,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排列成以红枣为圆心的圆形。 如图:(4)蚂蚁在纸片围成的圆形上或者到处乱走,或者沿着纸片不停地转圈,只有少数蚂蚁发现了食物。说明侦察蚁刚才在小纸片上留下了痕迹,现在这些痕迹的顺序改变后,蚂蚁就找不到食物了,而这些痕迹就是蚂蚁的气味。3、实施计划,做好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强调:(1)、实验过程中要细心操作(2)、全体同学都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小组内讨论,根据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的组成功了,有的组失败了。分析原因可能是操作问题,也可能是其它原因。不管怎样,只要好好总结经验和不足,就是成功的。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实验记录,得出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结论。6、表达与交流各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表达一下实验的收获,互相交流一下体会。4、板书设计与作业布置(一)板书设计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1)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2)本小组的假设是: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的2、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做好记录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表达与交流(二)、作业布置除了本课探究的蚂蚁的通讯外,同学们还能不能探究一下有关蚂蚁的其它方面呢?比如蚂蚁的取食,蚂蚁更喜欢哪些食物?要求同学们在课下自己制定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际观察记录,下节课在课上交流一下实验结论。五、教学反思1、实验计划的制定: 教材建议饲养一窝蚂蚁 ,但现实是蚂蚁不好饲养,并且善于爬行,很容易从器皿中爬出来,而校园里的树下、花坛中有很多的蚂蚁窝,所以我选择在室外来做这次实验,取材容易,观察方便,容易操作。2、实验的实施:室外空间大,而学生们又爱动,所以没有在教室授课安静,同学们热情高涨,有些同学不够耐心,实验操作过于急切,影响了实验的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