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5 病毒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5 病毒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章 病毒
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和阅读课本89-91页,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视频和阅读课本91-92页,讨论归纳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导学案的练习,进一步分析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结构。
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创设课堂气氛:播放 “埃博拉疫情”视频。 观看后,了解了病毒的严重危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有目的的学习。
让同学们对病毒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毒的发现过程 引导提问:病毒的发现过程说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
给予评价 有疑问,认真听,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得出:病毒比细菌小。 对病毒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病毒种类: 1、出示图片:篮球、高楼、电子显微镜。2、图片和视频展示,引导:科学工作者将引起肝炎、流感、口蹄疫这类病的病毒归为一类,将引起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的病毒归为一类,你知道它们的分类依据吗?给予评价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解答:很好,善于动脑,细菌病毒也称噬菌体。
调动课堂气氛,联系学生亲身体验举例。 1、观看图片,直观的感受到病毒的大小。2、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课本,得出结论: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称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称植物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称细菌病毒。
1、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病毒的微小2、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分类依据和病毒的种类
病毒结构和繁殖
大屏幕出示图片:电子显微镜下病毒几种基本形态。
大屏幕展示:病毒结构;
2播放有关病毒繁殖的视频,让学生认真阅读90-91页的有关内容。
3、引导: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还知道哪些病与病毒有关?
大屏幕展示各种疾病图片。 1、观察,认识并能说出病毒结构。通过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又符合生物特征,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2、观察,了解病毒的生活,强化记忆病毒结构。
3、通过收集的资料或其他途径获得的信息
列举病毒引起的疾病。关注病毒带来的危害。观察图片。 1、让学生知道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2、病毒一定要生活在活细胞内。3、引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阅读课本91-92页的内容。 让学生探讨下面两个问题:1.病毒对人类有哪些危害?2.病毒对人类的益处有哪些?创设课堂气氛:小时候吃过“糖丸”的请举手。
提出疑问,了解学生认知:吃“糖丸”有什么用?设疑:为什么“糖丸”能预防“小儿麻痹”?解说:肝炎疫苗中也有病毒。
鼓励学生提问(解说肝炎疫苗的防病原理)。
引导提示:“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想一想它怎样预防小儿麻痹?
解说:病毒不但在疾病预防上有作用,转基因技术也与病毒有关,还有基因治疗,这些常常是通过病毒作为载体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通过人类可以利用病毒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观看视频和阅读课本,探讨前面的两个问题。小组内展开激烈的讨论。举手,产生好奇心,集中精神思考,通过自己的体验自由发表看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吃“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病。
疑问,关注本课内容,进入学习主题分组资料分析,讨论惊讶,提问:肝炎疫苗是用来防治病的,怎么会是病毒?
恍然大悟,对病毒有新的认识。
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尝试说明“糖丸”的作用。
认同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
认同知识的作用,用自己课堂获得的相关知识、信息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并强化学习内容。 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明确:吃“糖丸”为预防疾病,为下面学习“疫苗”作铺垫。
为学生指出:我们研究病毒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使人健康的生活。
展示提升 列出6道非常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选择题。 学生独立完成1-4题,合作完成5-6题。 以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我的收获 回忆知识,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