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备课用纸
时 间: 月 日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章 病毒
教 学 目 标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对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学习用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病毒的发现 2、病毒的形态 一、导入新课 复习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看一组图片(流感、禽流感、口蹄疫、艾滋病、狂犬病等),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病毒的发现 (1)设疑:究竟病毒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呢? (2)讲解,插入图片: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当时有一个科学家叫伊万洛夫斯基,它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有细菌引起的。 (3)观看动画: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将汁液通过一种过滤器,这种过滤器能将细菌滤去,也就是说细菌不能透过这种过滤器。然后将过滤器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 (4)讲解:滤过性病毒。引出问题是细菌大还是滤过性病毒大。引出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在研究动物口蹄疫时,也发现了滤过性病毒, 2、病毒的形态 (1)讲述:人类首次看到病毒的结构师在20世纪初期电子显微镜发 观察图片 学生思考:要是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这片正常的烟叶会不会患病。 观看动画,进行分析:为什么会患病。 互动:比较三者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总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病毒的结构 4、病毒很小 5、病毒的种类 6、病毒的生活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现的时候。 (2)展示图片:19世纪的显微镜、20世纪的电子显微镜。 (3)展示图片:烟草花叶病毒结构。引出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形态,展示几种别的病毒结构图。 3、病毒的结构 :展示图片: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病毒结构。 4、病毒很小 1)设疑:病毒到底有多大? (2)类比:如果将细胞比做一座摩天大厦,那么细菌只有篮球那么大小。 3)讲解:病毒的单位要以纳米来表示,一纳米只有百万分之一毫米。 5、病毒的种类 1)互动:展示几组病毒或患病生物图片,让学生自行分类。最后计较哪种分类方法比较好。 6、病毒的生活 (1)提问: 1、病毒能独立生活吗?为什么? 2、病毒只能生活在怎样的细胞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叫什么? 2)设疑: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怎么样?引导学生答出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 (3)讲解: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4)设疑:细胞是怎样繁殖的?那么病毒是怎样繁殖的呢? (5)展示动画:病毒的繁殖过程。 6)提问:生物有哪些特征?那么病毒是生物吗?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请学生自学并根据总结病毒总类的方法总结出病毒与人类关系的两面性。 (2)互动: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哪些疾病分别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 组成。 学生拿出尺子观察一毫米的长度。 总结:依照寄主的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