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是利用除法解决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同时,本节课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经验,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素材,是一节更接近生活,更有趣的课。一、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的理解。4.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问。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可以用加减法来做,有的不能用加减法解决。这样,突出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区分。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单价、数量、总钱数之间的关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了解信息,明确问题。1.课件出示例 3情境图。该地球仪在乐乐商店里八元一个,56元一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2.引导学生看图,指名学生叙述从图中知道了什么?3.交流获取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初步理解什么是总钱数、数量、单价。4.明确所求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二)分析问题,探究方法。1.选择信息,引发思考。(1)要求 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一个地球仪 8元)(2)怎样解答 首先学生独立解答,其次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2.分析问题,领悟解法。(1)想一想。求 56元可以买 8元一个的地球仪,能买几个 也就是求什么 (56元里面有几个 8元 )(2)列一列。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让学生尝试列式:56÷8=7(个)。注意别忘了写单位和答。(三)回顾检验,建构模型。1.检验结果。一个地球仪 8元,2个 16元 ----------7个 56元,检验正确。2.小结:在解答这类问题时,一般我们要明确问题,再去找题目中相关的信息,确定方法列算式,最后检验。3.如果 24元钱买了 6个玩具小汽车,求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怎么求?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回答:①用 24元买 6辆玩具小汽车,求每一个玩具小汽车多少钱就是把 2 4平均分成 6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解答。24除以 6,利用口诀四六二十四。②学生列式并汇报想法。(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五、巩固练习根据例 3情境图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预设:(1) 30元能买几个玩具熊 就是求 30元里面有几个 6元,用除法解决。(2) 36元能买几个皮球 就是求 36元里面有几个 9元,用除法解决。(3)买 4个玩具熊要花多少元 就是求 4个 6是多少,用乘法解决。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我们学会了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另一个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七、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总钱数单价数量56 ÷ 8 = 7(个)口答:56元钱可以买 7个地球仪。课后反思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并利用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要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选择方法时尽量要考虑金面。在练习中,注意让学岸铁在慢、理解题意、分析出数量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