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9数学广角——推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9数学广角——推理 教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检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的能力突破方法: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法:
讲解引导,合作交流。
教法:
启发推理、情景教学与谈话引导。
学法:
猜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乱猜。
师:上课之前,我想和大家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们愿意吗?伸出两只手,请大家猜一猜我手里分别拿的是什么?
学生乱猜。 
追问:对你的猜测确定吗?
(2)带着犹豫猜。
师:刚刚大家猜什么的都有,并且都不确定,那到底是什么呢?请听提示,我手里分别拿分别是糖果和奶片。请你猜猜哪个手里拿的是糖果?哪个手里拿的是奶片?
学生再猜测。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
(3)肯定答案。
师:看来,这个提示还只能知道是这两种情况,而每个手里具体拿着什么还是不确定。那好,请听第二个提示,左手拿的不是糖果。现在能猜出来了吗?这时学生马上回答出:左手是奶片。
师: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生:左手拿的不是糖果,拿的一定就是奶片。
追问: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就是糖果和奶片两种选择,既然左手拿的不是糖果,就一定是奶片。)
师:哦,看来,两种情况的选择,给出一个像这样的提示就能确定答案。
师:那右手拿的又是什么?
生:右手拿的是糖果。
师:同意吗?为什么?能确定吗?
(张开手,揭晓答案。)
(4)揭示课题。
师:对于刚才的游戏,开始猜还是五花八门的,后来是怎么就一下猜到了呢?(提示:没有乱猜猜对的)
生:根据老师的提示。
师:看来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板书课题:推理。]
(5)生活中两种情况的推理。 
师:生活中的推理现象有很多,谁来说一下?(出示课件:生活中的推理,不是......就是......)。提示同学踊跃发言。
(二) 探索新知
过渡:看来,两种情况的推理大家都很熟悉,那这种呢?
1、分析问题
(1)出示例 1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师:学生齐读题目,边读边思考思考:从题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题目,你了解到有几本书?有几个小朋友?“三人各拿一本书”是什么意思呢?(每人只能拿一本)——你分析的很透彻。
(2)出示例 1图片部分。请大家继续看题目,你还能从题目中获得什么信息?(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
(3)出示问题:小丽拿的( )书,小刚拿的( )书。题目让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到底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
活动要求:
1、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练习本上。(提示:可以用文字描述、连线、画表格等方法)
2、再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3.学生活动,汇报。
方法 1:
通过观察对话、归纳出已知条件(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方法 2:
借助连线法进行推理。(把人名和书名分别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剩下的小丽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连线。)
方法 3:借助表格进行推理。
先列出三本书的名字,再根据已知条件在书名的下面,相应的位置写上名字。(注意引导).
4、总结:求同引思,优化方法。
师:刚刚我们用了语言描述法、连线法和表格法得出了结论,不管是哪种方法,我们都是最先确定谁的呢?(小红)根据哪句话确定的呢?
生回答:(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师:那通过这句话我们就能把三种情况即三个人拿三本书,转化为两个人拿两本书的问题,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推理时往往需要像这样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直接得到一个结论,使三种情况的推理转化为两种情况的推理,再转化为一种情况,最后得出所有的结论。
(引导学生体会:推理首先应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用?为什么?
小结: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也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但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简洁直观。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信息推理出某种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辅助推理。)
三、巩固练习
师:(出示名侦探柯南图片。)认识他吗?
师:推理在生活中使用的范围很广,像警察叔叔、推理高手的名侦探柯南,他们就经常用到推理,你想不想像他们那么厉害?
生:想。
师:老师看同学们那么积极,敢不敢来挑战一下?
生:敢。那好,我们来挑战第一关。
1、出示题目:
连一连
a:先独立思考
b:学生汇报
c:教师引导
分析:首先,先确定谁的号码(猴子,它的号码最大的,55)。然后,再确定谁呢?(啄木鸟,它的号码不是最小的,也不是最大的,就是 50)。最后,排除了猴子和啄木鸟,只剩下大象和 35,所以大象的号码就是 35.
2、开始第二关挑战:
a:先独立思考b:学生汇报c:教师引导
分析:—先确定谁?(笑笑,笑笑最轻,5千克)——再确定谁?(乐乐,乐乐比欢欢重,9千克比7千克重,乐乐是 9千克)——排除了笑笑和乐乐,还剩下谁?(欢欢,是7千克)
3、第三关:终级挑战。(四种情况的推理)
小雨、小松、小伟和小东在草地上玩耍。小雨在小松和小东的中间;小伟在最后;小东不在第一个。你能按要求给他们排排队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推理、猜测时,通过已知的条件信息,用排除法将含有多个条件的复杂推理转化成含有两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推理方法:图表法和连线法。
是的,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掌握一些数学方法,就一定会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