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1节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三、课前准备 :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兔骨骼标本及人体关节骨骼模型。带孔纸板、工字钉、橡皮筋。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五、教学设计: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标情境导入:观看视频资料,你观察到那些运动方式?学生交流。出示学习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由教材P42“想一想 议一议”引入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自学1】: 阅读课本42-43页,了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比较家兔和人的骨骼。时间2分钟。学生展示:小组交流运动系统组成。思考:骨和骨骼有区别吗?怎么区别?教师展示兔骨骼标本及人体关节骨骼模型,共同认识骨名称。学生说一说你的四肢骨的名称,四肢上有哪些关节?并活动关节,哪个关节活动范围最大。三、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小组活动1】:对照教材P43“关节示意图”注意特征,利用剪子,请同学们小心操作,注意安全。观察时间:3分钟。1、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关节的结构。2、学生小组交流,认识关节的结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怎样保护呢?指导学生健康运动,做好自我保护。【自学2】:阅读课本43-44页,了解肌肉的组成。思考:1、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 鸟的胸肌的两端肌腱都附着在胸骨上吗?为什么?2、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3、肌肉在动物的运动中,主要的表现是什么?收缩和舒张。【小组活动2】:制作肘关节模型用具:带孔纸板、工字钉、橡皮筋;模拟完成屈肘、伸肘动作。制作时间:4分钟小组模拟演示并就行讲解,体会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自悟】: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联系生活思考:用手竖直提拉水桶、双手悬拉在单杠上时、双手自然下垂时、手曲放在桌面上,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所处状态是怎样的?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运动方式都不一样呢?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有利于它们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迁移,动物的运动方式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自悟】:1、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系统参与?2、运动对动物生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三、达标检测,归纳总结。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课重点,其他学生认真听并随时补充和点评。自 测:完成课时练34页, 基础满分练:2、6、1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