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能正确地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能正确地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熟悉法则。1、口算。9/10÷3= 4/7÷4= 3/10÷1= 3/5÷6=口答出答案,并说出得到答案的具体过程。分数除以整数:是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2、梳理相关的知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只要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举例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把9/1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二、激活记忆,引出课题。1、出示课件。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的饼分给小朋友。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每人吃1/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板书:4÷1/2=8(个)2、观察算式,引出课题。观察算式,揭示课题——整数除以分数。三、探究算法,形成法则。1、交流得数8个人的想法。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8个苹果的由来;用算式表示4×2=8;比较算式4÷1/2=8和4×2=8,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4÷1/2=4×2=8。2、变换数据,增加感性认识。每人吃1/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吃1/4个,又可以分给几个人?先列算式,再在图中分一分得出结果,最后把算式写完整。4÷1/3=4×3=12(个)4÷1/4=4×4=16(个)3、出示课件有1根2米长的绳子(1) 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2)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3)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几段?列出算式;在图中分一分,写出结果;思考计算方法,形成法则后再计算。4÷2/3=4×3/2=6(段)4、交流,形成计算法则。小组交流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再班级交流,形成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整数除以分数,只要整数乘分数的倒数。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完成练一练。12÷2/3=12×( )/( ) 9÷6/7=9×( )/( )10÷2/5= 8÷2/3= 3÷6/7= 12÷8/7=2、8÷6/7 5/12÷3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3、课堂作业。6÷1/4 2/3÷1/5 4/9÷2/3 8/3÷4 1/3÷3/4 5/6÷1/4 3/7÷7 5/7÷7/54、1壶水可以装几杯?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幼儿园的老师分饼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必要。2、注重自主探索:学生有了知识的求知欲望后,赶紧让他们在小组内自主探索,借助圆片和图形语言理解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与讨论,自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除以分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3、经历知识的形成:数学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效果,更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于是,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猜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借助图形语言来验证知识的形成,如4÷1/2=8是怎样得出学生就能借助图形语言自己探索出每张分了2个1/2,4张就有8个1/2。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严密性,还让学生明白了知识或真理是能接受实践的验证的,为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猜想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4、练习循序渐进:设计练习时,我在算一算里安排有层次的计算,让学生先算简单的不需要约分,再算需要约分的,最后算要化成带分数的算式,满足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然后把所学的知识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