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4、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导入新课:由播放关于传染病的视频导入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传染病有一定的危害,那么,传染病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传染病及其预防》。二、预习课文请同学们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文的想一想,议一议。疾病名称 流感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 病毒性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是传染病三、讲授新课自主探究:(一)、思考: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1.控制传染源:“五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3.保护易感者:远离传染源;锻炼身体;预防接种 。、人类常见的传染病1、常见的寄生虫病:小儿蛔虫病2、细菌性传染病:伤寒病、痢疾、肺结核、麻疹、感染性腹泻。3、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狂犬病。4、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乙型肝炎、肺结核、小儿手足口病。四、课堂小结五、当堂检测1、填空(1)、什么是传染病?由____引起的,能在____与人之间或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____、____、____。2、选择题某中学八年级的一名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1)该病的病因是( )。A.缺少某种营养物质B.某种病原体入侵C.某激素分泌异常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物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生物属于( )。A.病毒B.真菌C.细菌D.寄生虫资料中这些学生所患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 )。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六、作业练习册51页附板书设计:传染病及其预防什么是传染病?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4、人类常见的传染病七、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