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教学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3.阐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二、重点难点重点: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知道光合作用的条件。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三、教学准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器材(红花醡浆草已经暗处理)、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情景引入:宝贝稚语:有一天,三岁的儿子突然指着小草对妈妈说:“妈妈,它没有嘴吗?它不饿吗?”妈妈笑了,说:“它不饿,它晒晒太阳就饱了。”儿子想了想说:“我晒晒太阳也饱了吗 ”为什么小草晒晒太阳就饱了,而我们不能呢?因为小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的?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积极思考。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探究新知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过程,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选用健壮的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2)为什么把天竺葵在实验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3)只将完整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4)酒精有何作用?(5)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6)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是来鉴定什么成分?其结果说明什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补充,完善答案。2.播放实验操作录像,取出已经暗处理的红花醡浆草,做演示实验。边做边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细节和安全。3.师生共同归纳,由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结论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结论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18~119页,找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描述,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物质转化: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播放视频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生物圈的作用。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从个体水平来看,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2.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师生共同总结:(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3)能量转换站;(4)空气净化器。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得出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同时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产物即有机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七、课堂练习八、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2.结论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2.意义(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3)能量转换站(4)空气净化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