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假日多乐事——绘画作品的创作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假日多乐事——绘画作品的创作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12 课 假日多乐事——绘画作品的创作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画图”模块中的教学内容,本课以“越秀山游记”绘画作品为例,学习绘画作品的创作。教材通过“确定主题”、“起稿构图”、“分部绘画”、“整体组合”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既符合学生初次创作绘画作品的实际情况,又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为四年级学生,有 Windows 的操作基础,掌握了画图软件工具的使用和绘画编辑技术,对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有较高的创作欲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主题设计构图。
会运用学过的画图工具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开心的假期生活”活动,创作《越秀山游记》绘画作品,逐步掌握根据主题构思、起稿并创作绘画作品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画图”软件在创作绘画作品方面的应用优势,提升审美能力。
感受假期生活的丰富多彩。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绘画作品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绘画作品创作的起稿构图。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以“开心的假期生活”为活动主线,通过范例调动学生兴趣,了解用画图软件绘制作品的整个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创作作品的欲望与实践。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上机实践、小组互助互学、问老师等方法进行学习。为此本课设计了“情景引入——新授知识——总结提升——综合应用”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六)教学媒体 练习素材、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的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回顾:课件展示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画图软件曲线工具、形状工具的使用和图像的移动、图像的复制编辑技术。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野生动物园》一课中,近距离亲近大自然,学习了什么画图工具吗? 在杨爷爷充满岭南风情的西关大屋 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呢? 观察。 从介绍画图软件工具的运用引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创作绘画 的学习兴趣。
情景引入 思考。
回答。
(
1
)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的活动 学生活动
大家再看这温暖的家,在《搬家总动员》一课中,我们运用了什么技术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你们看,在《健康绿道行》一课中我们又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课件展示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会根据主题设计构图。 会运用学过的画图工具绘画作品。
展示木棉仔创作的绘画作品。一、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是根据开心的假期生活主题, 确定一个绘画的题目和绘画的细节内容。 作品主题——“开心的假期生活”。 作品题目——越秀山游记。 作品内容——、人物、景物(镇海楼、木棉花)和背景(蓝天、白云)等。 二、起稿构图 起稿构图是根据构思的主题和内容,绘制简单的草稿图。 作品主体——人物、镇海楼。 作品背景——蓝天、白云等 聆听。 思考。 通过观看微视频、看书、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绘画作品构图的要求和绘制草稿图。
新授知识
展示不同的构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构图要求: 主体突出、构图饱满。
播放“起稿构图”微视频
提问:画好构图以后要怎么做呢? 三、分部绘画 看、听、记。 通过学习分部绘画,让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的活动 学生活动
1.分部绘画是根据草稿图,将画面的各部分内容分别进行绘制。 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
了解分部绘画方法。
2.分别播放“ren”、“lou”、“jingwu”和“jingwu”的分部绘画视频。 四、整体组合 整体组合是将各部分按一定次序组合成一幅画作,完成作品的创作。 播放整体组合视频 看、听、记。 通过整体组合,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
总结提升 1.归纳绘画作品创作的步骤 确定主题——起稿构图——分部绘画— —整体组合。 思考、看、听。 通过梳理知识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主题设计构图更好地表达想法。
1.布置任务:围绕主题创作 通过设立创作任务让不
请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例如 同层次的学生有更多的
国防军事、航天科技、中华文化、人与 实践机会。
综合应用 自然、我爱劳动和智慧校园等,使用“画 图”软件,绘制一幅有创意、有内涵的 思考、看、听、 创作绘画。
画图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