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9 课 健康绿道行——图像的复制一、教学内容分析“健康绿道行——图像的复制”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画图” 模块中的教学内容。本课一般安排在完成图块选定、图块移动教学后进行,在复 习选定、图块移动、透明选择的前提下,学习图块复制、粘贴的操作,为后续组 合操作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有 Windows 的操作基础,会画图软件的启动、保存及铅笔、橡皮、刷子、直线、曲线、图像的移动等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了选定、移动、透明样式等图块处理的方法,在误操作时会通过撤销操作来恢复。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按要求复制图像。会在不同文件中复制图像。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迁移、看书自学、上机探索、小组共学互教,掌握图像复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勇于探究,团结合作的习惯。增强热爱生活,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良好情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图像的复制。教学难点:不同文件中图像的复制。五、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课主要以做中学为知道思想,以木棉仔画绿道为情境,将所学新知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通过复制图块的移动,突出提示“透明”“选择”操作在本单元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学习新知时开展探究活动作好铺垫。然后,通过复制花朵的任务,让学生在教程帮助和交互讨论中探究复制的方法,在小结中明白各步骤的意义,并解决复制的常见问题,深化巩固。最后,通过创作美化绿道任务,提升学生组合应用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整个过程从易到难,从基础到应用,逐步掌握新知,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在教学组织上,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个别辅导为辅,通过“创设情景—新授知识—综合应用—总结提升”等环节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助中不断提升自我。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知识学习的帮助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六、教学媒体选择练习素材、PPT 课件、教学视频。七、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一组绿道及公园的图画。 1. 观察绿道和公园情境,了解自然美景。 利用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木棉仔和石榴姐姐进行对话,木棉仔在左下角画了一棵小花,想学习快速的方法将花填满花圃。 显示课题:健康绿道行 2. 观看对话。 吸引学生注意, 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了解学 习内容。3.认真观看。新授知识 (一) 任务一:将小花复制到花圃 课件展示任务要求。 演示复制小花的方法。 对复制小花的步骤进行小结:选定-复制-粘贴 -移动。 课件展示 3 个错例并分析错误原因及解决方法。 问题 1:小花背景不透明 问题 2:小花周围多了其他图像 观看任务要求。 通过观看演示自出尝试完成任务。 看、听、记、思考。 认真观看错例, 对比自己作品并 思考错误原因。 让学生了解复制的原理。 让学生知道错误原因,学会改错方法,以后能 减少出错。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 3:小花无法移动 提出疑问和猜想:花圃种满小花是否需要重复操作 5 次,是否能直接单击“粘贴”按钮复制? 演示验证猜想。 思考、分析。 观看、思考 让学生思考,进一步加强对复制原理的理解。新授知识 (二) 任务二:将花圃种满鲜花 课件展示任务要求 创设情景:木棉仔想画自行车,石榴姐姐告诉木棉仔在“素材库”文件里有自行车。 提出疑问:如何把“素材库”的自行车复制到 “健康绿道行”里? 观看任务要求, 自主完成任务。 观看对话。 思考问题。 让学生自主尝试操作。 吸引学生兴趣, 更好地过度到下一个任务。新授知 识 (三) 任务三:将自行车复制到公园里。 复习演示第三课,在一个画图界面中打开另一个文件的操作。 演示复制自行车的方法 对复制小花的步骤进行小结:选定-复制-切换窗口-粘贴-移动。 分析复制小花与复制自行车的异同,并总结出图像复制的操作步骤:选定-复制-(切换窗口) -粘贴-移动 观看、回忆知识点。 通过观看演示自出尝试完成任务。 总结、思考。 思考、归纳、总结。 让学生明白无法在一个画图界面打开另一个文件,需重新打开画图软件的原因。 进一步加深图像复制的原理与步骤,并能区分在同一文件复制与在不同文件复制的方 法。综合应 布置任务和要求:运用今天所学的图像的复制方法,继续加工与创作描绘游绿道的场景,完成后保存文件。 出示范例图片 明确任务 参考范例 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任务,加强信息技术与生 活的联系。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用 3.演示并讲解创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 通过观看演示自主尝试完成任务。 分层次设定目标,引导创作的基本思路和步 骤。总结提 升 小结: ①学习了在同一文件中复制图像 ②学习了在不同文件中复制图像 布置选择题,进行自我反馈。 1.思考、总结。 2、思考、做题。 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学习的内容,并进行自我 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