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羊城的变迁——初识Windows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羊城的变迁——初识Windows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2 课 羊城的变迁——初识 Windows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第 2 课内容,是学生已学习第 1 课之后而设计的一堂课。 主要以“羊城的变迁”为主线学习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Windows 桌面的组成、鼠标的认识与基本操作、窗口的认识与操作,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后续知识的前提。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通过第 1 课的学习,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习使用计算机,学生们充满希望和期待。其中部分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的经验,能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但存在对计算机的专业用语不了解、计算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
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了解 Windows 桌面、窗口的组成;
知道鼠标的结构,掌握鼠标指向、单击、双击、拖动和右键单击操作。
会调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感受“羊城的变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体验利用鼠标操纵计算机的乐趣和成功感,提升学习兴趣。
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爱护计算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窗口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窗口的移动和缩放。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问题解决法开展教学。以“了解羊城变迁”为活动主线,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任务来展开教学:任务一: 打开“护城河”解决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任务二“打开文件并浏览窗口内容”, 巩固对窗口的认识。任务三是“窗口的操作”,解决调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学生采用观看视频、自主探究和自学的形式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新授知识—总
结提升”等环节展开教学。
六、教学媒体:1.练习素材;2.课件。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 境 创设了解以前广州历史的情境,引出主题。 出示课题:初识 Windows。 认真听讲,思考。 认真听讲。 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授知识 一 、计算机的启动 通过视频,直
1.微视频教学启动计算机。 1.认真听讲。 观学习计算机
的启动、了解
Windows 界
面。
二 、鼠标的认识 1.计算机的好帮手:鼠标。 1. 认真听讲。
2.介绍鼠标的按键及握鼠标方式。 2. 认真听讲。 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直
观 的 教 学 方
3.介绍鼠标的基本操作。 3. 认真听讲。 式,帮助学生
掌握鼠标的基
4.微视频教学鼠标的操作技巧。 4. 观看微视频, 本操作。
有电脑的可以跟 通过任务一,
着一起操作。 学以致用,培
养学生善于思
5. 布置任务一:打开“护城河”文件。 5.完成任务。 考,寻求问题
解决的多种方
6.学生展示打开的两种方法。 6.认真听讲。 法。
三 、窗口的认识 1.课件展示打开文件后的窗口界面。 1.观察图片。
2. 学习窗口的结构。 2.认真听讲
通过提问启发
3.提问:大家想知道下面这些按钮有什么功能吗? 3.认真思考。 学生思考,通
过演示操作,
4.布置任务二:浏览“护城河”窗口内容,了解过去 4.了解任务要 让学生直观地 学习基本操作
的东濠涌。 求,上机操作。 要领。
5.小结窗口的认识。 5.认真听讲、思
考。
四 、窗口的操作 1.提问:你知道广州的绿水青山工程给东濠涌带来了 1.认真听讲。
哪些变化吗?
通过尝试操
2.尝试用“最小化”按钮切换两个窗口。 2.仔细观察并思 作,发现新问
考 题,启发学生
3.展示窗口并排效果,思考:如何调整窗口的大小和 3.认真听讲并思 思考尝试解决
位置? 考。 问题。
4.微视频教学:“调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4.观看视频并思
考。 通过视频,学
习窗口并排操
5.布置任务三:调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使两个窗口 并排。 5. 了解任务要求,上机操作。 作,进一步感受广州绿水青 山工程给东濠
涌带来的变
6.移动窗口关键要领答疑。 6.认真听讲。 化,树立生态
环境保护意
7.小结窗口并排的操作步骤。 7.认真听讲。 识。
8.呼吁同学们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8.认真听讲。
五 、计算机的关闭 1.微视频教学:计算机的关闭操作 1.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学习正确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 认真听讲,思考。 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爱护计算机的意识
和行为习惯。
总结提升 谈收获,进行课堂小结。 温馨提醒:使用完毕或长时间离开时,一定要关闭 计算机,节约用电。 思考并回答。 认真听讲。 通过说一说, 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并进行小结归纳, 加深学生的记 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