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课 上排键、下排键的指法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15课 上排键、下排键的指法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14、15 课《上排键、下排键的指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第 14、15 课:《上排键、下排键的指法》,是学生进行键盘学习的第二课时,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重新调整了课堂教学容量,将第 14、15 课的学习内容整合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包括上排键的指法,下排键的指法,“写字板”软件的使用,退格键、删除键、空格键、回车键、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本节课在教材中有重要的地位,承前启后,掌握正确的打字指法,熟悉常用功能键的使用,为后面中文的输入打好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通之前的学习, 学生已经知道键盘的五个分区,知道基本键的位置,学会了中排键的击键方法, 知道正确的打字姿势,但是打字技能还不熟练,对于掌握正确的键盘打字指法, 有迫切的需要,学习动机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上排键、下排键的击键方法。
会使用“写字板”软件输入字符。
会使用退格键、删除键删除字符,会使用空格键和回车键。
会使用大写字母锁定键,会输入大写字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心聆听教师讲解,用心思考,仔细观看操作演示,认真记忆,尝试操作等方法,掌握上排键、下排键的击键方法,学会在写字板软件输入字符,学会常用功能键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指法练习的兴趣,养成规范意识和坚毅的学习精神。
养成仔细观察、细心聆听、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上排键、下排键的指法。
在“写字板”软件中输入字符。
退格键、删除键、空格键、回车键、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教学难点: 正确的击键指法。
五、教学策略
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本节课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法、微课直观演示法为主, 通过激趣设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观察。课堂中学习元素多样化,通过微课视频的直观示范操作,突破重难点。整节课脉络清晰,各环节衔接紧凑。
先复习中排键的指法,引出学习上排键、下排键指法的学习需要,通过事先录制好的微课,直观演示上排键、下排键的击键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上排键、下排键正确的击键方法。通过在“写字板”中输入单词的小任务,学会使用“写字板”软件;通过对“写字板”软件中的字符进行排版、编辑、修改,掌握退格键、删除键、空格键、回车键的使用;通过在“写字板”软件中输入大写字母,掌握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微课视频的讲解,清晰呈现常用功能键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细心聆听,用心思考,尝试操作,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六、教学媒体
(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旧知, 导 入 新课
复习中排键的指法。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键盘,还学会了中排键的指法。你还
记得中排键的击键方法吗?
键盘上除了中排键之外,还有上排
观看、仔细回忆思考、回答。
复习旧知, 为
后面学习新知
做好铺垫。
)多媒体教学平台、课件七、教学过程
键和下排键,打字时,当我们需要击上排键, 手指应该怎样击键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上排键的指法。 思考。 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动机。
设 疑 激趣, 学 习 新知 一、上排键的指法。 请你仔细观察,上排键都有哪些键? 上排键分别由哪个手指负责呢? 知道了上排键的位置和手指分工,当要击上排键时,手指应该怎样击键呢? 让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学习上排键的指法吧。 播放“上排键的指法”微课视频。 总结上排键的击键要领:只需向上方移动击键的手指,击键后,手指要马上回到基本键位,做好下一次击键的准备。 考一考:击 W 键时,手指应该怎样击键呢? 上排键的指法练习,巩固一下上排键的击键方法。播放“上排键指法练习”微课视频。 仔细观察 思考,观察,记忆。 观看视频 听讲 思考听讲 观看视频,巩固上排键指法。 通过观察键盘上的上排键, 知道下排键的位置,了解下排 键 有 哪 些键, 对上排键有 个 初 步 认识。 上排键手指分工进行初步记忆, 为正确击键做好准备。直观的微课视频演示,介绍了上排键的指法。 小结回顾上排键 的 击 键 要领, 加深学生的记忆。 通过举例子, 击 W 键时,手 指 的 击 键 方
二、下排键的指法。 请你仔细观察,下排键都有哪些键? 下排键分别由哪个手指负责呢? 知道了下排键的位置和手指分工,当要击下排键时,手指又应该怎样击键呢?请你回忆一下刚才学习的上排键的击键方法,你能由此猜想到下排键的击键方法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学习下排键的指法,验证一下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吧! 播放“下排键的指法”微课视频。 回顾下排键的击键要领:手指放在基本键上,当要击下排键时,手指向下方移动,击键后,手指要马上回到基本键位。 下面我们来进行下排键的指法练习,熟悉一下下排键的击键方法吧。 播放“下排键指法练习”微课视频。 仔细观察、思考 回忆上排键指法、思考 观看视频 听讲 观看视频,巩固下排键指法 法, 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直观的微课视频“ 上排键指法练习”,直观清晰,加深巩固上排键的指法。 通过观察键盘上的下排键, 知道下排键的位置,了解下排 键 有 哪 些键, 对下排键有 个 初 步 认识。 下排键手指分工进行初步记忆, 为正确击键做好准备。引导学生回忆上 排 键 的 指法, 通过知识的迁移,启发学生猜想下排键的指法, 锻炼学生思维。直观的微课视频演示,介绍
6. 考一考: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这些同学的打字指法正确吗? 三、在“写字板”软件中输入单词。我们已经学会了中排键、上排键和下排键的击键方法,下面我们用正确的打字指法,将下面的英语单词录入到计算机中,方便以后的查看和使用。怎样将这些单词在计算机中记录下来呢? 我们可以请“写字板”软件来帮忙 , “写字板”软件是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使用它,可以记录输入的字符。 启动“写字板”软件。 介绍退格键、删除键、空格键、 仔细观察图片, 思考问题。 思考 观看操作演示 了下排键的指法。 小结回顾下排键 的 击 键 要领, 加深学生的记忆。 直观的微课视频“ 下排键指法练习”,直观清晰,加深巩固下排键的指法。 通过考一考: 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指法错误, 巩固上排键、下排键的指法。 通 过 提 出 问题: 怎样将这些单词在计算机中记录下来呢? 引出写字板软件的学习和功能键的作用。
回车键四个功能键。 3. 观看“在写字板中输入单词”的微课视频,学习写字板软件的使用和四个功能键的使用。 四、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 “写字板”软件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可以记录下我们输入的字符。当我们需要输入大写字母时,例如输入广州的 BRT 时,又应该如何操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学习输入大写字母的方法吧。 播放“在写字板中输入大写字母 BRT”的微课视频。 介绍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 考一考: 请你在方框内填写对应的功能键名称。 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学习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 听讲 思考问题,填空 视频清晰的介绍了写字板软件的使用和四个功能键的使用。 微课助学, 清晰直观,符合线上教学的需要。 考一考:巩固功 能 键 的 使用。
总结 这节课上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的内容: 一、会上排键、下排键的击键方法; 手指放在基本键上,当要击键时, 手指向上方或下方移动,击键后,手指要马上回到基本键位。 梳理知识点,
提升, 巩固上排键、
巩固 梳理本课知识, 下排键的击键
知识 并对自己进行 方法,写字板
一个评价。 的使用和功能
二、会使用“写字板”软件输入字符; 三、会使用退格键、删除键删除字符, 会使用空格键和回车键; 四、会使用大写字母锁定键,会输入大写字母。 同学们,如果每个知识点完全掌握能 得到 3 颗星,你能得到几颗星呢? 键的使用。
课后作业 最后,老师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请你在“写字板”软件中输入下面的英语单词,巩固一下这节课学习的知识。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键盘信息的录入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掌握熟练的打字技能,相信只要坚持用正确的打字指法勤加练习,你一定能够成为打字小高手! 明确课后作业 布 置 课 后 作业, 巩固已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打字教学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中排键的击键方法,综合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容量合适,包括上排键的指法, 下排键的指法,“写字板”软件的使用,退格键、删除键、空格键、回车键、大写字母锁定键的使用。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本节课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法、微课直观演示法为主,通过激趣设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观察。
一、从兴趣着手,引发学生思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
先复习中排键的指法,引出学习上排键、下排键指法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增强有意记忆效果。通过举例子,例如,当要击 W 键时,手指应该怎样击键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学习了上排键的指法后,通过知识的迁移,启发学生学习下排键的指法,归纳小结方法,帮助学生内化巩固知识。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如在“写字板” 软件中输入学过的英语单词,输入大写字母 BRT 等,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学,加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打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需要通过键盘的操作进行演示,借助微课的优势, 利用直观教学,教师示范演示上排键、下排键的击键方法,配上动听的背景音乐, 缓解学习的紧张感,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上排键、下排键的击键方法。微课视频的讲解,清晰呈现常用功能键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直观观察,细心聆听,用心思考,尝试操作,掌握功能键的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