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8 课 多样小表格——表格的编辑一、教学内容分析“多样小表格——表格的编辑”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WPS 文字”模块中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编辑表格,主要的操作有插入和删除行或列、调整行高和列宽、合并和拆分单元格。上一节课学习表格的插入,本节课学习表格的编辑,是上一节课内容的拓展; 本节课为以后学习表格奠定基础。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有 Windows 的操作基础,掌握“WPS 文字”软件的相关操作,如在“WPS 文字”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插入表格,对表格进行修饰等,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阶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保持浓厚的兴趣,想继续探索“WPS 文字”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在表格中插入与删除行和列。会调整行高和列宽。会合并与拆分单元格。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羊城新八景的表格,借助微视频逐步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感受羊城文化,激发爱国爱乡的情感。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插入行和列、调整行高和列宽、合并单元格教学难点:调整行高和列宽五、教学策略本课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问题解决法和范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利用情景范例引出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讲解与演示、学习微视频、课件等资源的方式自主探究与学习。本课以“制作羊城新八景的图表”为活动主线,共设计了五个任务,任务一是给素材中的表格插入行和列,随后学习快速插入行和列的小技巧;任务二是删除行和列;任务三是调整行高和列宽;任务四是合并单元格;任务五是删除单元格。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导入— 新授知识—总结反馈—拓展提升。六、教学媒体网络课程平台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源操作素材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导入 1. 课件展示:羊城新八景以及清晰美观的羊城新八 1. 观察,了解羊城 利用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人文关怀意识。 明确教学目标。景的图表。 地标。2. 复习行、列、单元格的定义。 2. 认真听讲。3. 对比范例中的图表和素材中的图表,引出“插入 3. 观察图表,听讲、单元格”,对单元格进行编辑。 思考4. 出示课题。 4. 认真听讲。5. 揭示学习目标。 5. 认真听讲。新授知识 插入和删除行或列 1.通过微视频,学习插入行和列的方法,以及在表 1.认真观看微视频。 通过认真听讲和观看微视频,提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格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的步骤。2.布置任务一:插入行和列。 2.上机操作。3.小结插入图片的操作步骤。 3.认真观看微视频。4.通过微视频,学习快速添加行和列的小技巧。 4.认真观看微视频。5.布置小技巧的操作。 5.上机操作。6.通过微视频,学习删除行和列方法。 6.认真听讲。7.布置任务二:删除行和列。 7.上机操作。8.小结删除行和列的操作步骤。 8.认真听讲。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调整行高和列宽 通过微视频,展示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布置任务三:调整行高和列宽。 小结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操作步骤。 观看微视频。 上级操作。 认真听讲。 通过认真听讲和观看微视频,掌握技能,突破难点。合并和拆分单元格 1.课件展示对比:创作的表格的和范例的表格的第 1.对比、思考。 提高对比、分析、思考的能力。 掌握线上学习的方法, 提高上机实践操作的能力。一行的区别。2.通过微视频,学习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2.认真看视频。3.布置任务四:合并单元格。 3.上机操作。4.小结合并单元格的操作步骤。 4.认真听讲。5.通过微视频,学习拆分单元格的方法。 5.认真看视频。6.布置任务五:拆分单元格。 6. 上机操作。7.小结拆分单元格的方法。 7.认真听讲。总结反馈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出示题目,揭示与解析答案。 回忆、听讲。 思考、答题。 理顺与巩固知识点,便于知识的内化。 学以致用, 并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提 升 1. 布置课外拓展练习 1.听讲,课后创作。 知 识 的 迁移,提升综合创作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