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学设计学生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箱等硬件外部设备,但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让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内部硬件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识别出这是什么部件(结合实物);通过对硬件的学习。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各硬件名称及功能。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主机箱内各硬件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家喜欢计算机吗?(学生回答:“喜欢”),那你对计算机了解多少呢?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课件展示计算机图片。(学生回答: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箱等)“很好,大家说的都不错,不过还不全面,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计算机的外部硬件,这些硬件是我们直观看到的,还有些硬件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那这些硬件藏在哪儿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认识一下它们。(二) 展示实物,认识硬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板:认识CPU插槽、内存插槽(拔插方法)接口:电源接口、鼠标接口、键盘接口、USB接口认识硬盘、光驱、内存条等引言导语:刚才大家从感性上认识了很多的硬件,到底什么是硬件呢?(课件展示)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计算机到底由哪些硬件组成的呢?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课件展示:图表归纳突破重点)(显示器) (计算机硬件鼠标键盘音箱主机箱主板中央处理器(CPU)由它的主频(也就是它的运算速度)决定的。硬盘:属于外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放信息的存储器,它的存储量大,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存取速度比内存慢的多。内存条:且有记忆功能,记忆力强,速度快,性能也就高;光驱)(内存条:且有记忆功能,记忆力强,速度快,性能也就高。)中央处理器(CPU)由它的主频(也就是它的运算速度)决定的。硬盘:属于外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放信息的存储器,它的存储量大,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存取速度比内存慢的多。主板的作用:1.把CPU、内存等关键核心部件通过总线和芯片组连接起来,组成电脑的核心;2.接收电脑电源提供的电能并加以分配,向以上核心部件供电;3.接收电源开关和操作系统来的开机信号实现开机、关机、重启、待机和休眠等操作;4.把硬盘、光驱、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和总线连接起来。光驱重要作用有三个:1、读取光盘上的文件,如果是刻录光驱,还可以对光盘写入文件。2、引导系统和安装软件,可以用可引导光盘启动电脑,也可以通过光盘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3、可以像影碟机那样播放cd、dvd等音像光盘。(四)分组交流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主机箱内的硬件,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各硬件的外部特征,判断各硬件的区别,给每个硬件贴上对应的标签。(五)实践活动请一名学生展示拆出主机箱中的内存条、硬盘、光驱等硬件设施;拆完后请一名学生把相关硬件装入主机箱内。教学反思 1.本课最大的亮点是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认识计算机硬件这种偏理论型课教学,利用教师提供的实物、学案等相关学习支撑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展示和讨论,突破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达到理想的目标。 2.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容易接受。 3.利用课件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在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时我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在探索新知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思想,获取最大的成功。 5.在展示交流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 6.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