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假日多乐事——绘画作品的创作(一)教学内容分析《假日多乐事——绘画作品的创作》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画图”模块中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习绘画的最后一节课,学习根据主题设计构图和运用学过的画图工具绘画作品。其中起稿构图和分部绘画等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为四年级学生,有Windows的操作基础,会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他们有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学习欲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根据主题设计构图。(2)会根据构图分部绘画。(3)会运用学过的画图工具绘画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迁移、看书自学、上机探索、小组共学互教,发现及掌握绘画作品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勇于探究、团队合作的习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运用学过的画图工具绘画作品。教学难点:会根据主题设计构图。(五)教学策略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以“假日多乐事”为活动主线,通过范例调动学生兴趣,了解用画图软件绘制作品的整个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创作作品的欲望与实践。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上机实践、小组互助互学、问老师等方法进行学习。为此本课设计了“情景引入——新授知识——综合应用——总结提升”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六)教学媒体练习素材、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的活动 学生活动情景引入 课件展示:三幅综合运用绘图工具的作品提问:木棉仔也想独立创作一幅画图,应该怎么做呢?板书课题 观察思考回答 利用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新授知识 基本任务:确定主题,起稿构图课件展示创作绘画的主题及构思内容,学习起稿构图。打开画图,利用“铅笔”工具画出草稿,确定好整张图画的构图。指导探究:注意与同学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巡堂指导板书相应步骤 了解任务要求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通过看书、交流、合作,初步掌握起稿构图的方法,完成基本任务,提升学习信心。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给予引导和帮助基本任务:分部绘画提问:画好构图以后要怎么做呢?板书:分部绘画布置任务:打开同一张草稿图,按比例和位置分别画人物、景物和背景等等,并各自单独保存。指导探究:提示橡皮擦的使用,提示按比例和位置画各个部分,提示打开两个或多个窗口进行操作,提示如何单独保存,可以看看书。遇到问题时注意撤销,注意与同学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巡堂指导汇报演示:演示画得好的画。并说说你的想法和做法小结:同时打开两个或多个窗口,按比例和位置分别画人物、景物和背景等等,有利于单独对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绘制和修改。巩固练习:继续完成练习,提倡合作与交流。帮助学困生完成任务。巡堂指导 看、听、记了解任务要求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看、听、记应用所学 分享优秀作品,通过简单评价为下一步创作激发灵感综合应用 情景过渡:各部分画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把这幅画组合起来了。组合以后,大家再观察图画,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布置任务:运用图像的复制和移动技术,将画面中的各个部分按先后顺序,逐一组合在一幅画面内。要求:1.按照起稿构图画好人物、景物和背景等图画。2.利用图像的复制和移动技术,将画面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3.完善整幅创作的画。 按要求组合图画。 根据生活实际设计任务,加强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要求,准确开展活动。引导评价:请完成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设计心得与最得意的技术。推选优秀同学进行汇报、点评。 保存作品,口头评点 以技术为主体的评价,突显学科特征。总结提升 提问:1.你学会创作绘画作品的步骤了吗?2.你认为哪里的学习最难?指导完成书本的“我学会了” 思考回答继续创作 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后续教学。布置任务:课后还可以尝试完成课本中的“试着做”任务,下节课来展示你的方法。 课后完成 将学习延伸至课外,弥补信息课每周一节的不足(八)板书设计假日多乐事——绘画作品的创作确定主题确定主题 确定题目构思画面中的内容起稿构图 主体部分和背景部分多个窗口操作分部绘画 按比例和位置画画人物、景物和背景等整体组合看书★ 撤销★ 互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