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搬家总动员——图像的移动 教案+研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搬家总动员——图像的移动 教案+研学案

资源简介

一、【研学目标】
1、学会使用“矩形选择”工具移动图像;
2、学会使用“自由图形”工具移动图像;
3、学会设置“透明选择”。
二、【研学路线图】
三、【学习重难点】学会“矩形选择”工具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移动图像以及学会各种背景颜色下的透明处理技巧。
四、【研学方法】
阅读课本,自学操作,小组合作方法,如遇困难还可以请教老师,学习快的同学可以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也可以指导同组同学。
五、【学习过程】
课前研学
1、下面选项表示前景色的是 ,表示背景色的事
A、 B、
课中导学
研学内容:
【任务一】收拾花瓶
【研学问题一】怎样才能把白色地毯上爷爷的收藏品移到架子上?
要求:1、打开“一起来搬家1”。
2、自学课本P52,可请教同桌,小组成员、组长或老师,如在研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注意撤销,注意保存,注意合作解决问题。
提醒:由于书本上的版本与我们电脑上的版本不一样,书中的“选定”等同于“选择”的“矩形选择”,“透明样式”=“透明选择”。
【任务二】收拾玩具
【研学问题二】怎样才能把红色地毯上木棉仔的玩具移到架子上?
要求:1、打开“一起来搬家2”。
2、自学课本P54,可请教同桌,小组成员、组长或老师,如在研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注意撤销,注意保存,注意合作解决问题。
提醒:由于书本上的版本与我们电脑上的版本不一样,书中的“任意形状的裁剪”=“选择”的“自由图形选择”,“透明样式”=“透明选择”。
【任务三】综合应用
要求:打开“一起搬家3”文件,看看哪些物品摆放不合理,将他们放在合适的地方,将新家布置好,并利用所学技术美化新家,看谁设计得最有特色,完成后保存文件。
选出组内最好的设计作品,在全班进行汇报并点评。
【拓展任务】拼图游戏
打开“拼图游戏”文件,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技术,完成拼图。
课后思学
【课后拓展】
试运用“矩形选择”工具、“自由图形选择”工具以及“透明选择”设置技巧,尝试完成课本P55中的“试着做”,画出下图孵化出小鸡蛋壳及四格漫画并下节课展示你的方法。
【学习评价】
学习完这节课后,你能拿到多少颗星星呢?
序号 内容 自评 小组长评 星星总数
1 会使用“矩形选择”工具移动图像 ☆ ☆ ☆ ☆ ☆ ☆
2 会使用“自由图形选择”移动图像 ☆ ☆ ☆ ☆ ☆ ☆
3 会运用改变背景色进行透明设置 ☆ ☆ ☆ ☆ ☆ ☆
我还学到了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研学后教”研学案
教学主题:第一册第二章 第11课搬家总动员-图像的移动 编写人: 
班别:      姓名:        学号:      组别:    
1
3
4
完成
2
运用“自由图形选择”工具收拾玩具
运用今天所学技术布置新家,并评比最漂亮新家。
运用“矩形选择”工具收拾花瓶
拓展游戏:拼图游戏搬家总动员——图像的移动
【教材分析】:
《搬家总动员-图像的移动》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一册第11课的内容,分为图像的选定与移动两个内容。主要学习的是“选定”工具、“任意形状裁剪”(自由图像选择)工具的使用,是继续上节课几何图形工具之后的新知识学习。该内容的学习,将为学生进行图画编辑技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对电脑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周一节的电脑课是他们每周期待的课程,由于学校处于广州市这个发达的地区,可学生大多是本地农民的孩子,还有部分家庭没有电脑,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基本差距较大。但四年级也是听话、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他们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做中学,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一些绘画工具,他们渴望着学习更多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选择”工具选定图像
2、会使用“矩形选择”工具和“自由图像选择”工具选定图像。
3、会移动图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工描绘设计新家的活动,借助教材自主探究,逐步掌握“矩形选择”工具和“自图形选择”工具选定并移动图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矩形选择”工具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在修改和编辑绘画方面的优势。
2、养成细心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整理设计布置家居的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矩形选择”工具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矩形选择”工具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进行图像的移动。
【教学难点】:各种背景颜色下的透明处理技巧。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赏家居设计的图片,一起设计家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帮木棉仔来设计一下他的新家,导入新课——搬家总动员-图像的移动。(“选择”工具的使用)
二、新授课
(一)、 “矩形选择”工具的使用。
看看木棉仔的家,爷爷的收藏品真多!要怎样把它们收拾好呢?
课件出示研学任务一:收拾花瓶
完成研学问题一:怎样才能把白色地毯上爷爷的收藏品移到架子上
要求:打开“一起来搬家1”,自学课本P52,可请教同桌,小组成员、组长或老师,如在研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注意撤销,注意与同学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醒:由于书本上的版本与我们电脑上的版本不一样,书中的“选定”等同于“选择”的“矩形选择”,“透明样式”=“透明选择”。
(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的使用
1、自我练习研学任务二:收拾玩具
要求:打开“一起来搬家2”,自学操作。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研学任务二:收拾玩具
思考:【研学问题二】怎样才能把红色地毯上木棉仔的玩具移到架子上?
要求:(1)、打开“一起来搬家2”。
(2)、自学课本P54,可请教同桌,小组成员、组长或老师,如在研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注意撤销,注意保存,注意合作解决问题。
提醒:由于书本上的版本与我们电脑上的版本不一样,书中的“任意形状的裁剪”=“选择”的“自由图形选择”,“透明样式”=“透明选择”。
(三)、思考讨论:
收拾花瓶和收拾玩具的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
找出两者的不同地方,区别“矩形选择”与“自由图形选择”的适用情况,也让学生明白:在移动图像时,如果选择了透明选择,计算机会将选定的图像中与背景色一样的颜色作透明处理。在以上例子中,滑板周围是红色,因此我们选择透明样式后,要将背景色选为红色,从而将红色作透明处理以达到要求。
(四)、综合应用
看来大家把“矩形选择”工具 、“自由图形选择”工具和“透明选择”这三者的区别,也能很好的掌握使用的技巧,下面就让我们用所学的技术看看木棉仔的家里还有哪些物品摆放不合理,将他们放到合适的地方,将家布置好。
要求:打开“一起搬家3”文件,看看哪些物品摆放不合理,将他们放在合适的地方,将新家布置好,并利用所学技术美化新家,看谁设计得最有特色。完成后保存文件。
小组推选优秀作品进行汇报、评价。
(五)、拓展游戏-拼图游戏
要求:打开“拼图游戏”文件,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技术,完成拼图。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本节课学会了使用“矩形选择”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定图像,会移动图像、设置透明样式。
四、作业练习
让学生练习“试着做”,试用所学技术,画出下图孵化出小鸡蛋壳及四格漫画。下节课展示方法。
【板书设计】: 搬家总动员— 图像的移动
(
自由图形选择
透明选择
设背景色
移动
选定
矩形选择
选择
)
【教学反思】:
本课以帮助木棉仔搬家为活动主线,结合广州市番禺区开展的“研学后教”的教育改革课程,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别,再在课堂上采用任务驱动加小组合作研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断发现新问题(如:移动长花瓶,白色背景会跟随——移动玩具,红色背景会跟随等),并在自主学、合作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掌握和巩固新知,从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验操作从失败到成功的学习喜悦。
课程开始,让学生观赏家居设计的图片,一起设计家居,激发学生当当小小家居设计师的欲望,接着通过移动古董、玩具、家具等任务去驱动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还配合最后的拓展拼图游戏,激发学生玩中学习的兴趣,三个任务同样的主题,不同梯度的任务,同样的任务,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能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又可以为学生张扬创作个性提供平台。
从课堂的反馈来看这节课的基本内容学生都能掌握得较好,只是由于学校电脑安装的的是WINDOWS7,而我们课本提供的教材内容是WINDOWS XP,两者的画图软件有些许的出入,学生操作起来就相对困难,所以学生在任务一和任务二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及时调整,把最后的“拓展任务-拼图游戏”穿插在前面三个任务中间完成,学生的作品的效果来看,有些学生在鼠标使用剪切做得还不够细致,会把花瓶或玩具切掉小角,所以往后需要多注意学生鼠标使用的熟练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