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改错小能手——文字的修改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改错小能手——文字的修改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程名称:改错小能手——文字的修改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第2册第1单元第2课,学生要在本课学会文字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对象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删除文字。
(2)学会用“替换”修改文字。
(3)了解计算思维之约简和建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修改《五羊的传说》中的错漏内容,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删除、修改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修改文档中的错漏内容,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2)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进一步了解广州历史,热爱自己的家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文章中插入、删除、修改文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替换”批量修改文字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能训练 3分钟 布置3分钟的打字练习任务,巡堂检查指导打字姿势、指法。 登录志华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打字练习。 技能训练融入课堂
情景导入 5分钟 1、广州的别称是什么?(羊城、花城、穗城……) 2、为什么广州被称为羊城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古时候广州连年天灾,五位仙人赠予百姓稻穗,还留下五只仙羊。) 阅读课本第3课故事(P7),概括故事内容。 关注内容本身的内涵,而不仅仅关注工具技能的学习。
探究新知 一、插入、删除文字 1、提问:大家在概括故事内容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文章中有不少错漏处) 2、要求:打开练习素材《五羊的传说》,修改第1自然段的错误。 3、提示学法: (1)看书自学,独立思考 (2)小组互助,协作完成 (3)求助老师,深入探究 4、巡堂检查指导。 5、小结,提问(小组回答): (1)什么是光标?(可从形状、动作方面描述?) (2)怎么控制光标的移动? (3)用“退格键”和“删除键”删除文本有何不同? 二、拼音字符的插入 在“WPS文字”中,利用“拼音指南”可以在中文字的上方显示拼音字符。 文字的删除 除了可以用退格键删除文章中多余的文字外,用删除键也可以删除文字。用退格键是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前面的文字,用删除键是删除光标所在位置后面的文字。 文字的修改 文档中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结合插入、删除的方法,先插入正确文字,再删除错误文字,也可以先删除错误文字,再插入正确文字。 替换文字 1、要求:修改第2、3、4自然段的错误。 2、提示学法。 3、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关注学生是否有使用“替换”技巧。 4、提问:在修改过程中,有同学发现多处出现了相同的错误,有没有快捷的办法进行批量修改呢?(替换) 5、请学生展示批量修改的方法。 6、小结,提问(小组回答): (1)替换适用于什么情况下:比如 单独地将“先”修改为“仙”,还是将“先羊”修改为“仙羊”更好?为什么?请说明理由或者测试的方法。(在文章中加入用“先”字组成的词语,比如“先生”“先进”“祖先”“首先”“优先”等) (2)如果遇到文章页数特别多(10页,100页……)的情况下,那该如何操作呢? (选中相关段或句,然后进行替换操作) 7、保存上交作业,按学号姓名日期命名。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自学教材,找到相关的工具和键位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了解任务要求,尝试完成任务。 个别学生示范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尝试测试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1,让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删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演示,总结批量修改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方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 1、依据思维导图做总结。 2、结语:信息技术不仅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软件或者工具,而且还培养了我们的计算思维,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附:课堂评价表
如果小组中5人都完成好作业,请组长上来贴红旗。
B组 A组
D组 C组
F组 E组
H组 G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