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 伴性遗传(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伴性遗传的学习运用演绎推理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2、能够看懂并分析遗传系谱图3、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4、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及规律。2、教学难点(1)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描述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而且调查显示,患病人群中男性远多于女性。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图片,描述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呈现O型腿,而且调查显示,患病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多。2、提问:为什么这些遗传病总和性别相关?引入伴性遗传的概念二、人类染色体组成三、伴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1、概念:决定他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2、红绿色盲(1)红绿色盲患者相关基因型(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情况①正常女性和男性色盲婚配结论: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只能遗传给他的女儿②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和正常男性婚配结论: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只能来自他的母亲③女性色盲携带者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结论:女儿是色盲患者其父亲一定是色盲④女性色盲携带者和正常男性婚配结论:父亲表现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是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3、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1)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2)男性红绿色盲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遗传给他的女儿(3)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即女病父子病;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表型一定正常,即男正母女正。四、伴X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1、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关基因型2、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情况①患病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结论:女性患者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子女都有患病的可能。②正常女性和男性患者婚配结论:正常女性和男患者婚配,后代性全正常,女性都患病。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1)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2)往往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的现象(3)男性患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即男病母女病;女性正常,其父亲和儿子表型一定正常,即女正父子正。五、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1、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基因无显隐性之分2、伴Y遗传的特点(1)患者均为男性(2)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3)男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患病,即父传子、子传孙,子孙代代无穷尽。六、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指导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2、指导育种工作,提高产量和质量(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鸡的两条性染色体异型(ZW)雄鸡的两条染色体同型(ZZ)(2)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饲养蛋鸡时,用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繁殖,可以根据早期雏鸡的羽毛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