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活动六 制作数字故事 教案(3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活动六 制作数字故事 教案(3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活动六 制作数字故事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学生在准备素材、加工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环节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是最关键的一个内容,利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把素材组合起来,制作成一个数字作品,总共分成七部分。
第一部分打开并了解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主要了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特点与功能,以及界面介绍,是对这个软件的初识。
第二部分制作封面,数字作品中有一个好的封面,会马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部分主要设置背景图片,插入艺术字标题。
第三部分制作其它幻灯片,主要学习新建幻灯片,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然后对文字的格式进行设置,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素材。
第四部分编辑排版美化版面,这部分主要解决幻灯片中各素材摆放的位置、大小、颜色搭配等问题,起到突出重点,美化版面的作用。
第五部分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主要是设置文字、图片等元素的进场与退场的动画效果,从而增强数字作品的吸引力。
第六部分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主要是让场景的切换增加顺畅、美观。
第七部分放映数字作品,是在全部完成数字作品的基础上,从头至尾放映一遍,进行修改与调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学目标】
了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特点与功能,能规范说出界面中的各部分名称。
学会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中设置背景图片,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学会新建幻灯片,插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方法。
掌握排版与美化版面的方法。
掌握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方法。
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方法。
学会放映数字作品,并能进行修改与调试。
【教学重点】
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操作方法。
制作并完成一个数字作品。
【教学难点】
制作一个美观、主题鲜明的数字作品
二、教学建议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制作数字作品所需的各类素材、微课。
机器装备:已安装PowerPoint2010
【教学过程安排建议】
第1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1.问题:如何把准备的各类素材制作成数字故事?可以选用什么软件?2.引出任务:利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制作数字故事。 1.交流。2.聆听。 以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开并了解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1.讲述打开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方法。2.讲述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功能及特点。3.问题: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可以用在哪些场合?4.演示并讲述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界面结构。5.组织学生讨论:PowerPoint的界面和其它Office办公软件的界面有何异同。 1.聆听。2.聆听。3.讨论并交流。4.观察并聆听。5.打开其它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比较,讨论异同,并进行交流。 1.通过讨论交流演示文稿软件适用的场合,对其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2.通过与其它办公软件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制作封面 1.组织学生讨论:数字故事封面的作用。2.巡视指导。3.巡视指导。4.点评。 1.讨论并交流。2.自学“学着做”中的操作要点,学着设置背景背景图片。3. 自学“学着做”中的操作要点,学着插入艺术字标题。4.交流展示完成的数字作品的封面。 学生在“学着做”的提示下,完成相关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小结 回顾与交流(1)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用途。(2)制作好数字故事封面的重要性。 讨论与交流 通过回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第2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1.问题:一个好的数字故事应该是多种素材的整合,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准备了哪些素材?2.引出新的任务:把各种素材插入到演示文稿中,并进行合理的排版是非常重要的。 1.交流。2.聆听。 通过回顾,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制作其他幻灯片 1.巡视指导。2.点评 1.根据“学着做”中的操作要点以及配套资源包中的微课,学着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2.展示交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编辑排版美化版面 1.问题:各种素材都已经插入到了演示文稿中了,那怎样排版才算合理呢?2.巡视指导。3.点评 1.讨论交流。2.根据学习单完成对数字故事的排版。3.展示交流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排版的基本原则。
课堂小结 1.问题: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各种素材,有没有规律性?2.问题:根据你们的实践操作,你们觉得排版有哪些原则? 1.交流。 通过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3课时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提问:我们上节课在演示文稿中插入的各种素材都是静止的,如何让演示文稿动起来呢?3.引出新任务:本节课我们要让演示文稿都动起来。 1.交流。2.讨论交流。3.聆听。 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 1.演示已经添加了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2.巡视指导。3.问题:每个自定义动画都有“计时”选项,它的作用是什么?你们试着设置一下4.巡视指导。5.问题:“动画窗格”还有哪些用途呢?6.点评。 1.观看。2.根据“学着做”以及微课自主学习添加入场效果的操作方法。3.自主探究“计时”选项的设置,并进行交流。4. 根据“学着做”以及微课自主学习调整整体动画效果的方法。5. 自主探究“动画窗格”的其它功能,并进行交流。6.展示完成自定义动画设置的数字故事。 以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1.巡视指导。2.问题:“切换”选项卡中“计时”选项里的每一项有什么功能?试着操作一下。3.点评。 1.根据“学着做”以及微课,自主学习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2.自主探究“切换”选项卡中“计时”选项里的每一项功能并进行交流。3.展示完成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的数字故事。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的能力。
放映数字故事并进行调试 1.巡视指导。2.点评 1.根据“学着做”以及学习单完成数字故事的放映和调试。2.每组选出数字故事做的最好的一名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并进行互评,评选出班级中的最佳数字作品。 通过评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问题:设置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有哪几种? 交流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