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节次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生物的基本特征 日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 《国家教育部2011年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本节课隶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具体要求为: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课标解读 学生学什么生物圈栖息地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能说出生物圈的概念,能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认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能说出栖息地的概念、决定因素,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认同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学生怎么学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明确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作用。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分析资料等,说出栖息地的概念、类型、决定因素,认同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以及栖息地的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为了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国情教育。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加强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学好、用好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本节课的学习还能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生物圏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为后期学习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能列举在土壤中、水中生活,天空中飞行的生物,以及它们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能说出常见栖息地的类型和主要特征,能简单描述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实例。未知障碍:学生不能准确说出生物圈的范围,也不能有条理的描述栖息地的特征。突破策略:由于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识图、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化认识,归纳出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认识到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等,让学生了解生物的栖息地,明确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说出生物圈的概念,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分析资料等,说出栖息地的概念、决定因素,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认同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说出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评价任务2、学生概述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评价任务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判断与生物圈有关的知识是否准确,形成知识的迁移。针对目标2:评价任务4、学生自主预习,结合小组讨论,说出栖息地的概念、类型及决定因素。评价任务5、学生观察图1.1-6中各种生物的栖息地,说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评价任务6、通过自主预习、分组讨论,学生逐步推断出栖息地破环和丧失的主要原因。评价任务7、创设情境,学生分析资料后进一步归纳栖息地破坏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引起注意呈现目标 导入:由2021年6月17日发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导入新课,学生思考航天英雄们所需要的生存必需品是什么,进而引入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说出生物圈的概念,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分析资料等,说出栖息地的概念、决定因素,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认同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针对目标一:任务1: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学生是否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并认真分析及回答问题。全体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生是否明确了学习目标。
指导学习,引出表现,反馈评价指导学习,引出表现,反馈评价保持迁移指导学习,引出表现,反馈评价指导学习,引出表现,反馈评价指导学习,引出表现,反馈评价提供情境,指导学习,引出表现,反馈评价反馈评价学习检测 生物圈的概念2、生物圈的范围任务2:学生思考人可不可以不住在地球上,以及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提供了哪些条件。任务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圈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针对目标二:任务4:学生自主预习,结合小组讨论,说出栖息地的概念、类型及决定因素。任务5:观察思考图1.1-6中几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任务6: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2、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任务7:同学们分析资料,并畅所欲言,是什么因素导致生物栖息地的破坏。课堂小结:学生补充思维导图,之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巩固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达标训练:1.下列哪一项都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A.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 B.营养物质、阳光、温度和水C.阳光、土壤、空气和水 D.空气、阳光、土壤和水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生物圈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的特征。B.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C.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的生物类群是不同的。4.从19世纪开始,地球上几乎每年都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灭绝。造成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增多 C.动物疾病 D.人类活动的破坏5.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 )厚的范围内。A..10千米 B.1000米 C.100米 D.10米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和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还要把花放在层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7.将来,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那时,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A.氧气袋、矿泉水、各种食物 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宠物猫、电脑、光盘 D.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学生能否做到积极思考并准确回答问题,是否有较高的参与度和正确率。学生能否做到积极思考并准确回答问题。学生能否做到认真倾听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记忆重点问题。学生能否做到认真预习,积极讨论并准确回答问题。学生能否做到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准确回答问题。学生能否做到认真倾听、积极讨论并准确回答。学生能否做到认真分析资料,积极思考并积极、准确地回答问题。学生能否做到认真完成并积极举手发言。学生齐做,统计正确率。学生能否做到参照正确答案分析出错误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