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变化的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变化的量》 教案

资源简介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9~40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认识“变化的量”,并通过描述活动,了解其中一个变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的,知道列表与画图都是表示变量关系的常用的方法,积累表征变量的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举例与交流活动,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变化特征,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4、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找出变量并体会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难点:用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年我们上的是数学课,数学有一个研究的对象是量。比如:每袋食盐重500克;我们数学书的单价是7.34元,共有113页;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4公顷……手的只数,课本的单价、页数,占地面积这些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下面同学们看几个短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量?
播放短视频(1、电梯上升;2、高铁时间和速度变化;3、阳光下影子边长)
生1:我发现了电梯从六楼上到了八楼。
生2:我发现了,时间和速度。
生3:我发现的影子在变长。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楼层、时间、速度和影子的长度,这些量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这些量都是变化的。
师:对,这些量都是变化着的,我们又称之为变化的量(完成板书:变化的量)
2、探索交流
活动一:
师:生活中像这样变化的量还有很多,比如说妙想6岁之前的体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妙想六岁之前的体重是怎样的?
生:越来越重。
师:那我们怎么用数学的办法来表示呢?……(出示表格)淘气他是用列表的方法。(板书:表示方法:表格)请同学们观察,在表格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生:有年龄和体重这两个变化的量。(板书:体重和年龄)
师:体重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生:年龄增长了,体重增加了。
生: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师:说的真好!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笑笑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这种变化的情况,她用的是什么办法?对,他用的是画图的方法。(出示图,板书:画图)怎么看这个图?
生:先看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
师:在这里横轴表示的是年龄,纵轴表示的是体重。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出生时到2岁体重增加的最快。
生: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师:同学们想一想,笑笑的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直增加下去吗?
生:不会,长大后人的体重就不增加了。
师:是啊,所以说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有范围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再这样说就不合适了。
活动二:
师:用画图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表示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图中有哪两个变化的量?
生:体温和时间(板书)
师:同学们看着横轴上表示的时间,有没有感到奇怪的地方?
生:有的时间比24还大。
师:一天才24个小时,怎么会有比24还大的时间呢?
生:那是第二天的时间。
师:那你能分清楚哪是第一天的时间哪是第二天的时间吗?
生:从0时到24时是第一天的时间,从24时到48时是第二天的时间。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请你们打开书,完成图下面的三道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生完成后及时反馈。
出示问题一:
师:谁来指一下哪个点表示最高体温,哪个点表示最低体温?
生到讲台指一指。
师:它们各表示多少度?
生:40度和35度。
出示问题二:
师:谁来指一指那一段表示体温上升,那一段表示体温下降?
生指一指后回答:从4时到16时体温在上升;0时到4时和16时到24时体温在下降。
出示问题三:
师:第二天8时是几时?为什么?
生:是32时,因为24加8等于32。
师:和前一天的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生:两个时间的体温相同。
师:还有类似的情况吗?
生1:第二天4时和前一天的4时的体温相同。
生2:我发现第二天和前一天的时间相同体温也相同。
师:你真善于观察。如果让你画出第三天骆驼体温的变化情况,你能画出来吗?
生:能,只要和前面两天画的一样就好了。
师:真厉害,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了。像这样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相同,周而复始的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周期性变化。(板书:周期性变化)
活动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的这几个量,妙想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是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情况。比如:每天的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公共汽车到站了,下车的人数越多,车上的人数越少;我们班的同学站队做操,站的队数越多,每队的人数越少;购买的作业本数量越多,应付的钱数越多……你还能找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子吗?
先让学生互相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活动四: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这么多的发现。有一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出示“练一练”第三题)。在他的发现中有哪两个变化的量?
生:蟋蟀1分叫的次数和气温。
师:如果用t表示蟋蟀1分叫的次数,用n表示气温,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思考并写出来后指名同学说一说。(板书: n÷7+3= t)
师:如果知道n=140,你能算出当时的气温吗?
生计算,并回答:气温大约是23度。
师:同学们请看,这次我们有用了一个关系式表示两个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板书:关系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2题。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最后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留心生活中遇到的变化的量,并和同学说一说其中一个量是如何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板书设计:
变化的量
体重和年龄
列表
表示方法
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体温和时间
(周期性变化)
画图
关系式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