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染病与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3.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4.理解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5.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重点: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难点: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二、教学过程:1.传染病(1)传染病:由各种(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 )、 ( ) 和寄生虫等生物。(2)传染病的特点:( )性和 ( ) 性(3)、认识几种传染病( )传染病:例如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等等。( )传染病:如白喉,百日咳,肺结核,细菌性脑膜炎、淋病。( )传染病:如SARS(即非典)、猪流感、登革热、麻疹、禽流感、艾滋病、H1N1甲型流感、水痘、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乙肝、乙脑。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白化病、血友病等。下列常见病中都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A夜盲症、血友病、禽流感B流感、甲型肝炎、肺结核C糖尿病、色盲、H1N1甲型流感D近视眼、脚气、蛔虫病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三环节: (1)( ):指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流感的病人、狂犬等?(2)( )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蚊蝇)等?(3)( )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点拨】传染病要流行起来三环节缺一不可,都要齐全才能流行。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会区分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 ) :隔离病人、扑杀处死焚烧患病禽畜等( ) :清洁消毒场所、洗手,杀灭蚊蝇媒介等( ) :注射疫苗、锻炼身体等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禽流感,专家提醒:1、休市控制活禽交易2、市民应远离活禽,防寒保暖,强身健体3、禽类产品要熟透食用;勤洗手,多通风2014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轴快速传播,导致大量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B.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D.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免疫和计划免疫1.免疫的功能:(1)( )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 )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 )、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2、计划免疫(1)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 ) ,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2)原理:接种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 )免疫,疫苗相当于(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特异性免疫一般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B.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C.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下面四幅漫画寓意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一组图示说明的序号填写在图下相应的横线上: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肤的保护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细胞的作用 A---② B----③ C---① D----- ④(2)图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AB );图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D );图中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C )。(3)图中属非特异性免疫的有( ABD)属特异性免疫有( C )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类 组成 是否有专一性 形成时间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 无专一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有专一性,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出生以后(2013广东)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可消灭一切人侵的病原体B.病原体的侵袭都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人体免疫功能完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D.免疫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动物常用沾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选项中的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A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D注射乙肝疫苗3.抗体和抗原(1)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对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肿瘤细胞、移植器官等。4.免疫的功能(1)抵抗( )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 )(如肿瘤细胞)。能够抵抗乙肝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清除乙肝病毒人体乙肝疫苗抗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